解剖关联与病理易发性
横结肠长约40-50cm,为腹膜内位器官,借横结肠系膜悬挂于腹后壁,活动度大,肠腔直径较宽(约5-7cm),是粪便形成的过渡区域。
常见病理特点
1。
机械性肠梗阻
-
肠扭转:因系膜过长、肠动力异常引发,占结肠扭转的10%-15%,易导致闭袢性肠梗阻,绞窄率约20%-30%,需紧急手术。
-
粘连性肠梗阻:多因腹腔手术、炎症史导致,横结肠因活动度大,易与大网膜粘连形成束带压迫。
2。
肿瘤性疾病
-
横结肠癌:占结肠癌的10%-15%,易形成环形狭窄(浸润型),导致不完全性肠梗阻,约50%患者确诊时已达tnm分期3-4期。
3。
憩室病
-
孤立性憩室:较左半结肠少见,多为单发,若继发感染可形成憩室炎,发生率约5%-10%,穿孔风险低于乙状结肠憩室。
四、降结肠(descending
colon)
解剖关联与病理易发性
降结肠长约25-30cm,腹膜间位器官,固定于左侧腹后壁,肠壁较升结肠厚,血供来自肠系膜下动脉,内容物逐渐浓缩为固态粪便。
常见病理特点
1。
憩室病与憩室炎
-
结肠憩室:90%以上发生于左半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西方人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升高(60岁以上达30%-50%),亚洲人群较低(约10%-15%)。憩室炎表现为腹痛、发热,复发率约20%-30%,多次发作易致肠壁纤维化、狭窄。
2。
肿瘤性疾病
-
左半结肠癌:降结肠肿瘤占左半结肠癌的20%-30%,以浸润型为主,易致肠腔狭窄(管腔直径<2cm时出现肠梗阻症状),便血症状较右半结肠更明显(肉眼血便占60%-70%)。
3。
缺血性病变
-
肠系膜下动脉缺血:降结肠由边缘动脉供血,血管病变时易发生节段性缺血,病理表现为黏膜坏死、溃疡,慢性期可致肠壁纤维化。
五、乙状结肠(sigid
colon)
解剖关联与病理易发性
乙状结肠长约40-45cm,系膜冗长(乙状结肠系膜),活动度大,肠腔弯曲成“s”形,是粪便储存的起始段,肠壁平滑肌层较厚,易发生动力异常。
常见病理特点
1。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