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侯亮平被诬陷了多少集 > 第532章 一个熟悉的名字跳入了他的眼帘(第3页)

第532章 一个熟悉的名字跳入了他的眼帘(第3页)

郑建国的心中泛起一丝冷笑。这世上哪有这么多天衣无缝的巧合。所有的巧合,不过是另一个精心设计的必然。

他默默地记下了这些细节,打算回去再分析。

他知道,这张网,已经铺到了他的脚下。他不能再等了,必须主动出击,从这片烧焦的废墟里,挖出那只点火的手。

带着一身清晨的寒气和挥之不去的焦糊味,郑建国回到了办公室。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先泡上一杯热茶,而是直接走到墙边,从柜子里抽出一张空白的挂图纸,铺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刚才在市场里那些嘈杂的声音、混乱的画面、微妙的表情,此刻在他脑海中反复回放,像是一团乱麻。

他需要一种方式,来理清这团乱麻,找到那根隐藏在最深处的主线。

他拧开一支红色的记号笔,笔尖在纸上悬停片刻,然后重重落下。回到办公室,郑建国决定把最近发生的所有相关火灾事件,全部整理成一份直观的时间线。

他先从记忆和笔记中,调出最早的那起——李家村的祖宅大火。他在挂图的最左端写下日期和地点,旁边用黑笔标注:“受害者:李老汉;官方结论:意外;疑点:时机过于巧合。”

紧接着,是城西商业区的那几场。他一边回忆,一边翻阅之前的记录,将每一场火灾都作为一个节点,标注在时间轴上。

“10月12日,城西,李金发布行仓库。受害者:李金发。结论:原因待查。备注:补偿名单商户。”

“10月15日,旧城区,孙大鹏饭馆后厨。受害者:孙大鹏。结论:线路老化。备注:补偿名单商户,申请申速。”

“10月19日,新开发区……”

一个个红色的标记,像一滴滴凝固的血,沿着时间轴向前蔓延。当他把今天凌晨农贸市场的那起火灾,作为最后一个节点标记在时间轴的最右端时,他退后一步,审视着自己的“杰作”。

整张图纸上,那些看似孤立的事件,此刻被一根无形的时间线串联了起来。一种清晰而又令人不寒而栗的规律,跃然纸上。

他发现,火灾的频率在急剧增加。从最初半个月一起,到后来一周一起,再到最近,几乎是每隔三五天,县城的某个角落就会燃起一把“意外”的火焰。这根本不是随机事件应有的概率,更像是一个精心编排的剧本,正按照既定的节奏,一幕幕上演。

更让他心惊的是地理位置上的关联性。他用一支蓝笔,将那些发生火灾的商户——李金发、孙大鹏,以及今天农贸市场那位摊主的名字,与桌上另一份拆迁补偿名单进行交叉比对。结果,每一个名字,都能在名单上找到对应的位置。

火灾发生的地点,几乎全部精准地落在了补偿名单上那些商户的周边,甚至就是他们自己的产业。这就像是在一张藏宝图上,有人用火焰,一个接一个地标记出了宝藏的位置。

到此为止,所有的侥幸心理都已荡然无存。郑建国更加确信,这背后一定有人在操纵。这不是天灾,而是彻头彻尾的人祸。

他重新坐回椅子上,目光在这张时间线上来回扫视,大脑飞速运转,推演着对方的动机。

一种可能,就是为了骗取补偿款。就像他之前分析的那样,一把火烧掉证据,然后狮子大开口,利用政策漏洞,将烧成灰的破烂变成白花花的银子。李金发和孙大鹏那种反常的“高效”,就是最好的佐证。

另一种可能,则更加阴险——逼迁。对于那些像农贸市场老刘头口中那位“钉子户”摊主一样,对补偿款不满、不愿签字的商户,一场恰到好处的火灾,既能摧毁他们的财产,也能摧毁他们的意志。这是一种成本低廉、效果显着的恐吓手段,比直接的暴力威胁要隐蔽得多,也恶毒得多。

或者,这两种动机兼而有之,针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策略,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扫清拆迁路上的障碍,同时将利益最大化。

思路已经清晰,逻辑链也已形成。但郑建国清楚地知道,这些都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推论。就像一座设计精美的建筑,看似宏伟,却没有一根钢筋作为支撑。

他现在最缺的,是硬证据。

是能够一锤定音,将这些推论砸成事实的铁证。比如,一个在火灾现场附近看到可疑人物的目击证人;又或者,一段监控录像,哪怕只有一个模糊的、在不该出现的时间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的背影。

郑建国想了想,最终还是拿起了桌上的内部电话,他决定向上级汇报自己的怀疑,至少,要正式地建议乡里牵头,联合公安与消防,对近期这一系列蹊跷的火灾,进行并案调查,并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巡逻。

这通电话,他打得异常艰难。每一个字都像是在舌尖上掂量过。他没有直接抛出“连环纵火骗补”这个惊世骇俗的结论,而是用一种极为客观和谨慎的口吻,陈述了自己观察到的几个“巧合”:火灾频率的异常增高、事发地点与拆迁区域的高度重叠、以及受灾商户在补偿流程中的某些反常现象。

他像一个经验老道的排雷兵,小心翼翼地揭开地表的浮土,露出引信的一角,希望上面的人能看到并重视这潜在的巨大危险。

然而,电话那头的反应,却正如他预料中最坏的那一种——不置可否的官方辞令,以及轻描淡写的安抚。

“建国同志,你的警惕性是好的,责任心也值得表扬。我们会把你的建议记录下来,在下次的联席会议上提出来讨论。你那边也要做好群众的安抚工作,不要传播没有根据的猜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放下电话,郑建国靠在冰冷的椅背上,心中涌起一阵无力感。他知道,自己的这份报告,就像一颗石子投进了深潭,或许能激起一点涟漪,但很快就会被深不见底的潭水吞没,悄无声息。

他也知道,这套流程走下来会有多慢。从记录、到开会讨论、再到形成决议、最后下达到执行部门,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因为某位领导的一句“再研究研究”而停滞不前。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