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博弈输赢 > 第三章 困境博弈 两难境地如何选择(第4页)

第三章 困境博弈 两难境地如何选择(第4页)

围观民众纷纷愿替老者作证。

乔县令于是已有定见地说:“这就对了,老者捡到的钱袋,是装10两银,那就不是你的50两银的钱袋。老者拾金不昧,判将10两银的钱袋一并赏你,至于年轻人的50两银钱袋,则由你自己再行寻找吧!”

这时围观的民众都异口同声称赞:乔县令是个好官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失败往往不是因为人们太傻,而是因为自认为很聪明。自认为聪明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精明而坏事。上面故事中的年轻人和老者同时陷入了困境,而年轻人自认为谎话说得滴水不漏,但却忽略了作为警察角色的乔世荣。事实上,在一个比自己高明很多的人面前,自作聪明的人是讨不得半点好处的,还不如“坦白从宽”了。

我们再来看一对自作聪明的人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双双陷入了囚徒困境,而制造困境的人则是他们的教授。

两位交往甚密的学生在杜克大学修化学课。两人在小考、实验和期中考中都表现甚优,成绩一直是A。在期末考试前的周末,他们非常自信,于是决定去参加弗吉尼亚大学的一场聚会。由于聚会太尽兴,结果周日这天就睡过了头,来不及准备周一上午的化学期末考试。他们没有参加考试,而是向教授撒了个谎,说他们本已从弗吉尼亚大学往回赶,并安排好时间复习准备考试,但途中轮胎爆了。由于没有备用胎,他们只好整夜待在路边等待救援。现在他们实在太累了,请求教授可否允许他们隔天补考,教授想了想,同意了。

两人利用周一晚上好好准备了一番,胸有成竹地来参加周二上午的考试。教授安排他们分别在两间教室作答。第一个题目在考卷第一页,占了10分,非常简单。两人都写出了正确答案,心情舒畅地翻到第二页。第二页只有一个问题,占了90分。题目是:“请问破的是那只轮胎?”结果是,两个学生同时在卷子上乖乖地向教授承认撒谎并检讨。教授通过制造困境,让两个学生的谎话一下被揭穿。能在杜克大学进行的学生绝非不聪明,只是教授更高明。可以想象,陷入困境的两个学生在做第二页的题目的时候,一定在心里进行了博弈分析,最终选择了相对保险一些的“坦白从宽”。毕竟,如果之前没有协商,两个人选同一只轮胎的概率只有25%。

在困境中,“坦白从宽”不光可以帮你将风险降到最低,有时候甚至可以起到“因祸得福”的作用。因为困境的出现,更容易让人看到你的品质,对你有更深刻的了解。

斯汀和戴维是速递公司的两名职员,他们俩是工作搭档,工作一直很认真,也很卖力。上司对这两名员工很满意,然而一件事却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一次,斯汀和戴维负责把一件很贵重的古董送到码头,上司反复叮嘱他们路上要小心,没想到送货车开到半路却坏了。如果不按规定时间送到,他们要被扣掉一部分奖金。

于是,斯汀凭着自己的力气大,背起邮件,一路小跑,终于在规定的时间赶到了码头。这时,戴维说:“我来背吧,你去叫货主。他心里暗想:如果客户看到我背着邮件,把这件事告诉老板,说不定会给我加薪呢。他只顾想,当斯汀把邮件递给他的时候,一下没接住,邮包掉在了地上,“哗啦”一声,古董碎了。

“你怎么搞的,我没接你就放手?”戴维大喊。

“你明明伸出手了,我递给你,是你没接住。”斯汀辩解道。

他们都知道古董打碎了意味着什么,没了工作不说,可能还要背负沉重的债务。果然,老板对他俩进行了十分严厉的批评。

“老板,不是我的错,是斯汀不小心弄坏了。”戴维趁着斯汀不注意,偷偷来到老板的办公室对老板说。老板平静地说:“谢谢你,戴维,我知道了。”

老板把斯汀叫到了办公室。斯汀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老板。最后说:“这件事是我们的失职,我愿意承担责任。另外,戴维的家境不太好,他的责任我愿意承担。我一定会弥补我们所造成的损失。”

斯汀和戴维一直等待着处理的结果。一天,老板把他们叫到了办公室,对他们说:“公司一直对你们俩很器重,想从你们两个当中选择一个人担任客户部经理,没想到出了这样一件事,不过也好,这会让我们更清楚哪一个人是合适的人选。我们决定请斯汀担任公司的客户部经理。因为,一个能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是值得信任的。戴维,从明天开始你就不用来上班了。”

“老板,为什么?”戴维问。

“其实,古董的主人已经看见了你们俩在递接古董时的动作,他跟我说了他看见的事实。还有,我看见了问题出现后你们两个人的反应。”老板最后说。

在这个故事中,戴维和斯汀都不知道老板已经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一个自以为是地去责怪别人,推卸本来应该承担的责任;另一个则主动承担责任,体现了极高的个人品质。结果,戴维得到了惩罚,而斯汀则“因祸得福”,成为了经理。

走出困境的两种方式

在生活中,囚徒困境可能会随时发生在我们身上,所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由于博弈的双方都是想取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结果,所以,首先应该要保证自己对对方充满信任是非常重要的。摒除猜疑的想法,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气氛,可以极大地帮助人们走出困境。

1944年的圣诞夜,两个迷了路的美国大兵拖着一个受了伤的兄弟在风雪中敲响了德国西南边境亚尔丁森林中的一栋小木屋的门,它的主人,一个善良的德国女人,轻轻地拉开了门上的插销。

家的温暖在一瞬间拥抱了两个又冷又饿的美国大兵。女主人开始有条不紊地准备圣诞晚餐,没有丝毫的慌乱与不安,没有丝毫的警惕与敌意。因为她相信自己的直觉:他们只是战场上的敌人,而不是生活中的坏人。美国大兵们静静地坐在炉边烤火,除了燃烧的木柴偶尔发出一两声脆响外,静得几乎可以听见雪花落地的声音。

正在这时候,门又一次被敲响了。站在满心欢喜的女主人面前的,不是来送礼物和祝福的圣诞老人,而是4个同样疲惫不堪的德国士兵。女主人同样用西方人特有的方式告诉她的同胞,这里有几个特殊的客人。今夜,在这栋弥漫着圣诞气息的小木屋里,要么发生一场屠杀,要么一起享用一顿可口的晚餐。在女主人的授意下,德国士兵们垂下枪口,鱼贯进入小木屋,并且顺从地把枪放在墙角。

于是,1944年的圣诞烛火见证了或许是二战史上最为奇特的一幕:一名德国士兵慢慢蹲下身去,开始为一名年轻的美国士兵检查腿上的伤口,而后扭过去向自己的上司急速地诉说着什么。人性中善良的温情的一面决定了他们的感觉是奇妙而美好的,没有人担心对方会把自己变成邀功请赏的俘虏。第二天,睡梦中醒来的士兵们在同一张地图上指点着,寻找着回到己方阵地的最佳路线,然后握手告别,沿着相反的方向,消失在白茫茫的林海雪原中。

在上面这个故事中,美国士兵和德国士兵可以说是战争的死敌,但是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共同陷入了困境。庆幸的是,他们和女主人一起建立了一种和谐的相处关系,并最终一同走出了困境,令人称奇。

试想一下,如果在这个困境中,双方有一方产生了不和谐的想法,势必会引发杀戮,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所以,保持这种和谐信任的关系,是双方的明智之举,而这种关系必须依赖相互信任的态度。

如果想共同走出困境,人们还应该摒弃自私的心理,共同合作,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一座煤矿在凌晨突然停电,9名矿工被迫停止作业,他们只得在漆黑的深井中等待。片刻后他们等来的不是光明,而是比停电更可怕的泥石流。汹涌而至的泥石流轰隆隆涌向他们。本能的求生欲望驱使他们拼命往主巷道跑,慌乱中一名矿工不小心被矿车夹住,不能动弹,另一名矿工陷入一个泥坑。黑暗的矿道里7名矿工停止了奔跑,异口同声地说:“不能再跑了,救人要紧!”他们使劲把两名同伴拽了出来,躲过了死神的第一劫。

在主巷道50米处他们又开始了与死神的第二次较量。泥石流滚滚向前,随时有淹没他们的可能。跑了一段时间后他们齐心协力用煤块、石块和矿车垒起一道厚厚的墙阻挡泥石流,然后趁机后退,退到主巷道110米处,他们找到了通风巷和氧气源。

很显然,在这种极度危险的处境下光有氧气远远解救不了他们。吃喝是最大的生存问题。矿井中没有任何食物,他们同时想到了吃树皮。一个年长的矿工决定分成3组按时间轮流到不远处扒柳木矿柱的树皮。第一次几名矿工扒来的树皮他们吃了两天。第二次两名矿工使出浑身力气扒回了6根矿柱,然后扒下树皮让给大家吃。光吃树皮没有水,饥饿和黑暗像猛兽一样威胁着他们,他们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一个年轻的矿工冒着危险在通风巷附近找到了一个足够可以让他们喝很长时间的水坑,喝水时他们并没有只顾及自己。扒树皮用的力气较大,年轻的矿工扒树皮给年长的吃;年长的用矿帽舀来水让年轻的喝。在漫长的黑暗中,有人困顿泄气了,年长的矿工就会给他们讲自己一生当中遭受的磨难,他说:“我一生当中经历了多次比这更危险的大风大浪,现在我不是挺过来了吗?人生的道路还很长,眼前的危险算得了什么?再坚持坚持,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的。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决不能放弃!”长者的鼓励使那些虚弱的矿工信心陡增,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抗争……

就在他们在黑暗中与死神较劲的同时,外边的营救人员争分夺秒地动用一切力量营救他们。8天8夜后,他们得救了!他们终于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