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中医修炼之道医道 > 补骨脂的植物科属和别名(第1页)

补骨脂的植物科属和别名(第1页)

一、补骨脂的植物科属

补骨脂在植物分类学中隶属于豆科(Fabaceae)补骨脂属(cullen,原分类为补骨脂属psoralea,后经分类学修订归入cullen属),其唯一的药用及栽培种学名为cullencorylifolium(L。)medik。(异名:psoraleacorylifoliaL。)。

该植物为一年生草本,株高60-150厘米,具有典型的豆科植物特征:蝶形花冠(淡紫色或白色)、荚果呈肾形(含1粒种子),种子即为药用的“补骨脂”药材,成熟后呈黑色或棕褐色,有特殊香气。

二、补骨脂的相关种类

补骨脂的“相关种类”主要分为同属近缘植物和名称功效易混淆的植物两类,核心区别在于药用价值和形态特征:

1。补骨脂属(cullen)近缘植物(非药用主流种)

这类植物与补骨脂同属,但药用记载少或仅作民间草药,主要分布于中国及东南亚,常见种类包括:

-云南补骨脂(cullenyunnanense):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植株形态与补骨脂相似,但荚果更小(长约3毫米),民间偶用于祛风除湿,无明确补肾功效记载。

-小补骨脂(cullenmicrocarpum):分布于贵州、广西,株高较矮(约30-60厘米),种子颗粒小,未被《中国药典》收录,药用价值未经过系统研究。

-印度补骨脂(cullenindicum):原产于印度、巴基斯坦,在中国云南有少量野生分布,其种子成分与药用补骨脂差异较大,主要用于提取芳香油,而非药用。

2。名称功效易混淆的植物(非补骨脂属)

这类植物因名称相似或功效有重叠,易与补骨脂混淆,需重点区分:

-莳萝蒿(Artemisiaanethoides):菊科蒿属植物,民间俗称“土补骨脂”,虽可入药,但功效以散寒、燥湿为主,与补骨脂的“温肾补阳”核心功效完全不同,且植物形态(复叶类型、花型)与补骨脂差异显着。

-胡卢巴(trigonellafoenum-graecum):豆科胡卢巴属植物,别名“香豆子”,虽也有温肾散寒的功效,但主要用于治疗寒疝、腹痛,且种子呈长圆形(补骨脂种子为肾形),气味(有香豆素味)与补骨脂的特殊香气不同。

-木蝴蝶(oroxylumindicum):紫葳科植物,别名“破故纸”(与补骨脂的别名重名),但药用部位为种子或果实,功效以清肺利咽、疏肝和胃为主,与补骨脂的补肾作用无关联,形态上为大型乔木(补骨脂为草本),极易区分。

补骨脂的主流品种为豆科植物cullencorylifolium(L。)medik。,其产地分布呈现“进口主导、国内补充”的格局,具体可分为以下层次:

一、全球核心产区:缅甸与印度

1。缅甸马圭省

缅甸是全球最大的补骨脂产区,产量占全球的70%以上,其中马圭省为核心产区。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适宜,且野生资源丰富。历史上,缅甸补骨脂因价格低廉(2019年前产地收购价仅5-6元公斤),长期主导国际市场,中国进口量每年约2000吨,主要通过云南瑞丽口岸入关。2021年缅甸政局动荡后,产量下降导致价格飙升,进一步凸显其不可替代性。

2。印度与巴基斯坦

印度是第二大产区,主要通过海运至广东、广西口岸,成本较缅甸货高约2元公斤。印度补骨脂多为人工种植,品质稳定,常用于高端饮片和出口。

二、国内传统道地产区:河南与四川

1。河南怀庆府(今焦作)

-历史地位:明代《本草纲目》记载怀庆府为补骨脂重要产区,所产“怀故子”因“能补骨中脂髓”被视为道地药材。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