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初,晨光微露,岐黄带着阿远在医馆门窗安装细密的纱窗,在衣柜中放入樟脑丸,在床头悬挂薄荷香囊。“芒种时节,气温高,湿度大,蚊虫滋生,要注意防蚊虫叮咬,避免感染疾病。”岐黄说道,“同时,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但不可直接对着风扇或空调吹,以免风寒之邪趁虚而入。”
对于睡眠,岐黄建议:“应顺应季节变化,晚睡早起,但不宜熬夜。午时小憩片刻,可养心安神,补充体力。睡眠时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避免着凉。”
阿远见墙角放置着一些干艾草,便询问用途。岐黄解释道:“艾草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痒的功效。将艾草点燃后,在室内熏烤,可驱赶蚊虫、净化空气,还能预防感冒等疾病,此乃‘外治防内患’之法。”
三、运动养生:舒缓导引与动静结合
辰时初,阳光渐渐变得强烈,岐黄带领阿远在庭院中练习“芒种解暑导引术”。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深呼吸三次后,缓缓抬起双臂,如托重物,至头顶上方时翻转手掌,向上伸展,同时踮起脚尖,吸气;然后慢慢放下双臂,呼气,脚跟落地。重复此动作九次。
“此导引术可拉伸肢体、舒展筋骨,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清热解暑的目的。”岐黄示范道,“配合‘呵’字诀,呼气时发‘呵’音,可清心泻火,与心经相应。”
他还强调:“芒种时节运动不宜过于剧烈,以防汗出过多,损伤气阴。可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的运动。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但不宜立即饮用冷饮。”
第五章
病案奇闻·暑湿交杂的跨界诊疗
一、书生疰夏:书卷间的气阴两虚
巳时正,县学的王秀才无精打采地来到医馆,面色苍白,眼神倦怠。“先生,自入芒种,我便整日昏昏沉沉,不想读书,食欲减退,身体乏力,还时常低热,这是为何?”王秀才苦恼地问道。
岐黄观察他舌淡红,苔少,脉细数,辨证为暑湿伤阴,气阴两虚。治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用清暑益气汤加减:西洋参12g、石斛15g、麦冬12g、玉竹12g、竹叶9g、白薇9g、生甘草6g。
“你平日苦读,耗伤气阴,芒种暑湿之邪乘虚而入,故而发病。”岐黄叮嘱道,“服药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可多食用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等。”同时,他还为秀才进行了耳穴贴压,选取心、脾、神门、内分泌等穴位,以调节脏腑功能,改善症状。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养,秀才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食欲恢复,低热也消退了。他感激地说:“多谢先生妙手回春,让我能继续安心读书。”
二、老妇痈疽:暑湿中的气血瘀滞
午时三刻,邻村的赵婆婆在家人搀扶下,痛苦地来到医馆。她的背部有一处痈疽,面积较大,红肿疼痛,疮面有大量脓液渗出,周围皮肤发热,伴有高热、口渴、大便干结等症状。
岐黄仔细检查后,判断为暑湿毒邪壅滞,气血瘀阻。治当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托里透脓。他开出仙方活命饮合透脓散加减:金银花30g、连翘15g、蒲公英20g、当归尾12g、赤芍12g、乳香6g、没药6g、穿山甲6g(代)、皂角刺9g、生黄芪30g。
“此痈疽已化脓,需用穿山甲、皂角刺透脓溃坚;生黄芪益气托毒,使脓毒外出。”岐黄向阿远解释道。同时,他对痈疽进行了清创处理,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疮面,然后敷上九一丹,以提脓祛腐。
经过数日治疗,赵婆婆的痈疽逐渐好转,脓液减少,红肿消退。岐黄又改用生肌散外敷,促进疮面愈合。他叮嘱家属:“要保持疮面清洁,避免感染;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第六章
章回赞诗·芒种医道的阴阳哲思
回目诗
芒种暑毒似火燃,湿浊缠绵困人间。
清暑益气除烦热,解毒消痈保平安。
银针泻热通经络,药膳生津润肺肝。
且看医道传千古,驱散阴霾夏日欢。
结语
当最后一剂清暑益气汤喂入患者口中,岐黄立于药圃,见金银花在烈日下依然盛放,叶片上的晨露虽被暑气蒸发,却滋养出更浓郁的药香。他忽然领悟:芒种暑湿之治,恰似驾驭烈马——需以清暑之缰绳制其燥热,以益气之马鞍护其根本,以化湿之马鞭驱其阴霾。医者之道,如芒种的麦田,既要在骄阳下守护生机,又要于湿热中寻找平衡,此乃“清补兼施,标本同治”的至简真理。
“阿远,”岐黄擦拭着额头的汗珠,望向天边翻滚的云层,“明日夏至,记得采收午时的荷叶。芒种虽热,却藏着‘阳极阴生’的转机。医道如四季轮转,需在盛极时预见衰微,于困厄处坚守希望。”
(注:文中涉及方剂、针灸操作及食疗方法,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芒种养生需根据个体体质调整,气阴两虚者宜清补,湿热重者需分消走泄,切勿盲目效仿。)
下卷预告
《岐黄天宝·夏至卷:阴阳相争虚火浮》——夏至时节,阳极阴生,阴阳相争,虚火浮越,致失眠、眩晕、汗证。且看岐黄如何以滋阴潜阳、调和阴阳之法,敛浮火于夏至,调气血于阴阳交接之际,破解“冬病夏治”的千古医道!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