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中国古代名人传记有哪些书 > 第245章 贾诩(第2页)

第245章 贾诩(第2页)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王允、吕布诛杀,其部将李傕、郭汜等人惶恐不安,打算解散军队,各自逃亡。

就在此时,贾诩挺身而出,劝阻道:“听闻长安城中有人打算诛杀所有凉州人,如果你们弃军独行,只需一个亭长就能将你们抓获。不如率领军队向西进发,沿途收拢散兵,攻打长安,为董公报仇。若是事成,便可尊奉朝廷以号令天下;若是失败,再逃走也不迟。”

这一番话,彻底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

李傕、郭汜依计行事,果然率军攻破长安,杀死王允,赶走吕布,把持了朝政。

长安城中再次陷入混乱,百姓流离失所。

后世许多人因此指责贾诩,认为他此举是为了自保而不惜将天下推入更深的战乱之中。

但从贾诩的角度而言,他身处凉州军事集团,若李傕、郭汜等人覆灭,他自身也难有好下场。

在乱世之中,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他的建议,不过是为自己和所属的群体争取一线生机。

李傕、郭汜掌权后,欲封贾诩为侯,贾诩却坚决推辞:“这不过是救命之计,何功之有?”

最终只接受了尚书仆射的职位。

在李傕、郭汜等人在长安胡作非为时,贾诩多次出面劝阻,保护了不少大臣和百姓。他深知李傕、郭汜并非可辅佐之主,便暗中寻找机会离开。

兴平二年(195年),汉献帝东归洛阳,李傕、郭汜率军追击,贾诩却暗中帮助汉献帝及其大臣,使得汉献帝得以顺利东行。

之后,贾诩离开长安,前往南阳投奔同乡张绣。

张绣对贾诩极为敬重,以子孙之礼相待。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率军南征张绣,张绣见曹操势大,便率军投降。

然而,曹操却纳张绣的婶母邹氏为妾,此举激怒了张绣。

贾诩为张绣献上一计,让他突然反叛,袭击曹操军营。

曹操猝不及防,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皆在此战中阵亡。

曹操本人也险些丧命,狼狈而逃。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再次南征张绣,包围穰城。

就在此时,袁绍派人前来招降张绣,张绣打算答应。

贾诩却当着袁绍使者的面说道:“袁绍连自己的兄弟都不能相容,又怎能容得下天下的贤才呢?”

随后,贾诩劝说张绣再次投降曹操:“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名正言顺;袁绍势大,我们以少量兵力投奔他,他必然不会重视我们,而曹操势弱,我们前去投奔,他定会大喜过望;曹操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必然不会计较过去的恩怨,反而会借此向天下人展示他的宽容,以招揽更多的人才。”

张绣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再次投降曹操。

曹操果然如贾诩所料,不仅没有报复张绣,反而握着张绣的手,设宴款待,封他为扬武将军,还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

对于贾诩,曹操更是大喜过望,说道:“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随即任命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贾诩的这一决策,不仅让张绣得以善终,更让自己成功跻身曹操集团的核心层。

他精准地洞察了曹操的野心、格局与需求,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为自己和张绣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归附曹操后,贾诩凭借其过人的智谋,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成为曹操麾下重要的谋士之一。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战事胶着,曹操军粮将尽,心中十分忧虑,便问贾诩该如何应对。

贾诩回答道:“您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这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之所以相持半年而不能取胜,是因为您过于追求万全之策,不敢冒险。若能抓住时机,果断出击,很快就能决出胜负。”

曹操听后深受启发,随即率军奇袭乌巢,烧毁袁绍的粮草,最终大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占领荆州,打算顺江而下,讨伐孙权和刘备。

贾诩劝阻道:“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着,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意思是说,曹操刚刚平定北方和荆州,应该先安抚百姓,发展生产,让江东地区的人自动归附,而不是急于用兵。

然而,此时的曹操正值志得意满之际,并未听从贾诩的建议,执意率军东进,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错失了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

经此一役,曹操更加认识到贾诩的远见卓识,对他愈发倚重。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