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中国古代名人传记有哪些书 > 第229章 徐氏(第6页)

第229章 徐氏(第6页)

她登上马车时,青禾忍不住问:“小姐,您真的甘心吗?”

车窗外,建业城的轮廓渐渐远去。

徐氏望着天边的流云,轻声道:“当年在丹阳,我握着染血的金簪时就想,我要的从来不是后位,而是江东能有太平日子。如今虽未完全如愿,可终究护住了该护的人,这就够了。”

白鹿观的日子清苦却安宁。徐氏每日读书、种花,偶尔有江东的百姓慕名而来,求她指点迷津。

有人问她如何在乱世中安身,她便说:“守住本心,做好分内事,便是安身之道。”

赤乌十三年,孙权废黜孙和,赐死孙霸,立幼子孙亮为太子。

消息传到豫章时,徐氏正在院中浇菊。

青禾急得团团转:“小姐,太子被废,将来江东可怎么办啊?”

徐氏放下水壶,看着满园盛放的菊花,淡淡道:“天下事自有定数。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在其位时尽心,不在其位时安心。”

太元元年,孙权病重,派人将徐氏从豫章接回建业。

他躺在病榻上,已说不出话,只是紧紧握着她的手。

徐氏看着这个与她相伴了大半辈子的男人,从少年将军到一代帝王,他有过雄才大略,也有过猜忌多疑,可终究是守住了江东的万里河山。

她在他耳边轻声说:“陛下放心,臣妾会看着孙亮长大,看着江东安稳下去。”

孙权缓缓闭上眼,嘴角似乎带着一丝笑意。

永安七年,孙亮被废,孙休即位。

这位新帝感念徐氏当年对他的教诲,尊她为皇太后,迎入长乐宫。

此时的徐氏已是满头白发,却依旧思路清晰。

孙休每次遇到难题,总会去长乐宫请教,而她的回答,始终不离“民心”二字。

“太后,如今权臣孙綝专横,儿臣欲除之,却怕引发内乱。”一次孙休忧心忡忡地说。

徐氏正在剥莲子,莲子青白,像极了她一生的底色。“权臣如猛虎,不除则噬主。”

她将莲子放入瓷碗,“但除虎需有良策,不可操之过急。可联络心腹,静待时机,一击必中。”

后来孙休果然依计诛杀孙綝,稳定了朝局。

他特意去谢徐氏,却见她在翻看当年徐琨留下的兵书,书页早已泛黄,上面的批注却依旧清晰。

“太后,您这一生,究竟图什么?”孙休忍不住问。

徐氏抬头,望着窗外长乐宫的飞檐,檐角的铜铃在风中轻响,像极了庐江徐府那串被雨水打湿的铃铛。

“图一个‘安’字。”她缓缓道,“父亲安,夫君安,江东百姓安,便够了。”

凤凰三年,徐氏病逝于长乐宫,享年七十一岁。

临终前,她让青禾取出那枚用金线缠绕的玉佩,放在枕边。

玉佩上的裂痕早已被金线填满,像一道凝固的伤疤,却也像一条连接着过往的纽带——从庐江的少女到江东的太后,从金戈铁马到深宫岁月,她从未改变过初心。

孙休为她上谥号“昭烈皇后”,葬于蒋陵。

下葬那日,建业百姓自发沿街相送,有人举着她当年为丹阳灾民写的《劝赈疏》,有人捧着她在白鹿观种下的菊苗。

风吹过送葬的队伍,卷起纸钱漫天飞舞,像极了那年丹阳城破时,她为守军眷属筹粮时飘落的梨花。

乱世之中,她没有成为史书上浓墨重彩的英雄,却以一个女子的智慧与坚韧,在刀光剑影的三国舞台上,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而那些关于她的故事,便随着蒋陵的松柏,在江东的风里,流传了千年。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