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休,字文烈,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其家族与曹操同出一脉,皆为汉初名相曹参之后。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席卷天下,随后董卓乱政、诸侯割据,中原大地陷入前所未有的战乱之中。
曹休的父亲在乱世初期便不幸离世,彼时的他尚是少年,却已不得不独自面对生存的危机。
为躲避战火,曹休带着母亲踏上了逃亡之路。
他深知中原地区已是兵荒马乱,遂决定南下投奔相对安定的吴地(今江浙一带)——这一选择并非偶然,其祖父曹鼎曾在东汉朝廷担任吴郡太守,吴地留有曹家的旧部与人脉,或许能为他母子二人提供庇护。
从谯县到吴地,千里之遥,沿途不仅有饥寒交迫的折磨,更有盗匪与乱兵的威胁。
少年曹休背着母亲,昼伏夜行,凭借着远超同龄人的坚韧与智谋,竟真的抵达了吴地,在祖父旧部的帮助下得以暂避战火。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于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正式开启了曹魏政权的草创之路。
此时的曹操已成为中原地区举足轻重的诸侯,其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也逐渐成为宗室子弟投奔的核心。
远在吴地的曹休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燃起了归乡与建功立业的渴望。
他深知,唯有追随曹操,才能在乱世中实现自身价值,也才能让家族重振荣光。
于是,曹休再次带着母亲北上,踏上返回中原的路途。
为了尽快见到曹操,他甚至放弃了相对安全的陆路,选择从荆州刘表的辖区乘船北上——彼时刘表与曹操虽未彻底交恶,但双方已存嫌隙,这条路同样充满风险。
当曹休历经艰险,终于在许都见到曹操时,这位早已在乱世中磨砺出沉稳气质的少年,仍难掩激动之情。
曹操见他虽年少却身形挺拔、眼神坚毅,又听闻他辗转千里的经历,不禁大喜过望,当着众臣的面称赞道:“此吾家千里驹也!”(这是我们曹家的千里马啊!)
这句评价,不仅是曹操对曹休的认可,更奠定了曹休在曹魏宗室中的特殊地位。
此后,曹操将曹休留在身边,让他与自己的儿子曹丕一同生活、学习,待之如亲生之子。
曹休也自此告别了颠沛流离的早年生活,正式踏入曹魏的政治与军事体系,开启了他的戎马生涯。
曹操对曹休的培养,始终围绕“军事”展开——在乱世中,唯有武力才能立足,而宗室子弟更需成为军队的核心力量,以稳固政权根基。
曹操麾下最精锐的部队,便是闻名天下的“虎豹骑”。
这支部队由天下骁勇之士组成,选拔标准极为严苛,“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其统领者也多为曹操最信任的宗室子弟(如曹纯、曹真)。
而曹休刚加入曹魏阵营不久,便被曹操破格纳入虎豹骑,担任“宿卫”之职,负责曹操的近身护卫。
在虎豹骑中,曹休并未因“宗室身份”而懈怠,反而更加刻苦地磨练武艺与兵法。
他深知,曹操的赏识是机遇,更是压力,唯有凭借真才实学,才能在这支精锐之师中站稳脚跟。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决战。
虽然赤壁之战曹操最终大败,但曹休在战役中的表现却十分亮眼——他率领虎豹骑的一支分队,负责保护曹操的侧翼安全,多次击退孙刘联军的突袭,为曹操收拢残部、安全北撤争取了宝贵时间。
赤壁之战后,曹操意识到短期内难以平定南方,遂将战略重心转向西北,以消灭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亲率大军西征,曹休随行出征,并被任命为“骑都尉”,参与前线指挥。
在渭南之战中,马超率领西凉铁骑多次冲击曹军大阵,曹军一度陷入被动。
此时,曹休向曹操献策:“马超虽勇,但西凉军各部人心不齐,可派一支轻骑绕至其后,断其粮道,再正面佯攻,必能破敌。”
曹操采纳了曹休的建议,命曹休率领五千轻骑,趁夜突袭西凉军的粮道。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