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选择的英雄 > 第295章 捷报传建康君臣庆奏疏陈方略议朝堂(第2页)

第295章 捷报传建康君臣庆奏疏陈方略议朝堂(第2页)

其一,遣文臣抚民。乞陛下择清廉有识者,如袁淑、江湛之流,分赴各州郡,掌户籍、均田亩、兴劝学,仿龚遂治渤海、黄霸治颍川之法,使流民归农,商旅复业。

其二,派武将戍边。请以沈庆之、垣护之等宿将,统领辅军,守平城、雁门、中山之险,修敌台、整烽燧,效赵充国屯田湟中之事,使兵农合一,边备无虞。

其三,通工商惠众。令冶山铁坊、芍陂粮道,增运农具、粟种至北方,开互市、兴工坊,使鲜卑牧民用皮毛易中原丝绸,汉胡互通有无,渐消隔阂。

臣闻“天下之势,在安不在乱;百姓之愿,在稳不在动”。臣祈愿改平城为大同之始。今北方既平,当乘势施治,使南北归一,共享太平。臣谨待陛下圣裁,若有差谬,臣甘受斧钺。

臣辛弃疾昧死以闻。

奏疏读罢,殿内鸦雀无声。

江湛率先出列,广袖扫过账册:“陛下,辛元帅此策甚善!户部可备粟米五十万石、铁犁三千具,若派文臣北上,臣愿往中山掌财税,仿萧何转漕之法,保粮草无缺。”

王弘捋着胡须点头:“江尚书所言极是。老臣愿往平城,协助袁中丞登记户籍。昔年曹参继萧何之任,‘萧规曹随’而天下治;今日咱们也当学他,守好辛元帅打下的江山。”

沈庆之按剑上前,甲叶碰撞声如雷:“臣请往雁门戍边!辛元帅放拓跋焘西去,是为‘息兵养民’,臣定守住这北方门户,不让西域之兵再犯大宋疆土!”

百官纷纷请命,唯有王歆之立在角落,指尖绞着朝服下摆。

他瞥了眼御案上的金牌,低声道:“陛下,辛弃疾手握重兵,又请派心腹掌北方,恐非良策。昔年韩信请封齐王,汉高祖虽许之,终有未央宫之祸。。。”

“王尚书此言差矣!”沈庆之猛地回头,铁掌拍在案上,“辛元帅若有不臣之心,何必请朝廷派官?何必放拓跋焘西去?他在北方,百姓归心,将士用命,若想反,早反了!”

袁淑也摇着麈尾道:“王尚书忘了‘信任’二字。昔年刘秀信任邓禹,使其平定关中;今陛下若信任辛元帅,何愁南北不一?再说,辛元帅的奏疏里,字字句句都是‘为大宋’,无半分私念,臣亦敢以阖家百口担保!”

刘义隆坐在龙榻上,听着群臣争论,指尖无意识地叩击着御案。

他看着奏疏上“臣甘受斧钺”四字,又想起昨夜细作禀报“辛弃疾改平城为大同,给流民分粮,自己啃麦饼”,心中的介怀竟淡了几分——但那二十四道金牌被退回的画面,仍像根刺,扎在心头。

“够了。”刘义隆的声音带着威严,殿内瞬间安静,“辛元帅的奏疏,朕准了。”

他转向内侍,“传朕旨意:袁淑为北方安抚使,总领各州郡民政;沈庆之为北方都护,统领边军;江湛掌北方财税;王弘协理大同事务;其余文武,按品级分赴各州郡,务必在半月内完成交接。”

旨意传出,百官齐声道贺。

沈庆之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袁淑的麈尾晃得更勤,江湛忙着整理账册,唯有王歆之的脸色,依旧带着几分犹豫。

刘义隆望着殿外的欢庆声,忽然对身边的内侍低语:“去内库取些珍宝,拟一道旨意,说朕欲封辛弃疾为‘一字并肩王’,待他回建康,便行册封礼。”

内侍愣了一下,却见帝王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光——那光里,有对功绩的认可,更有对兵权的忌惮。

夕阳西下时,建康的灯火已次第亮起。

朱雀门的百姓还在唱着新编的民谣:“辛将军,破胡狼,定北方,归大宋。。。”

含章殿内,刘义隆独自捧着辛弃疾的奏疏,指尖划过“南北归一”四字,忽然冷笑一声——他要等,等辛弃疾回建康的那一天,看看这位“一字并肩王”,是否真的“甘受斧钺”。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