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大明新命记有声全集 > 第一二四七章 解释(第2页)

第一二四七章 解释(第2页)

战争打了这么多年,许多城池土地几易其手,原有的户主、地主,早就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几乎所有田地和易耕、易垦的土地,都落到了辽西各路军头的手里。

尤其现在,杨振打下了辽阳,辽西那边打下了广宁,辽阳周边的土地田亩属于杨振麾下,广宁周边的土地自然属于辽西那帮将领的手下。

祖大寿与洪承畴他们是怎么分的,杨振不知道,也不介入,但是一定会在分好了之后才有可能继续合作进兵。

杨国柱这边因为是客兵,什么也不提,什么也不要,反而便宜了祖大寿他们。

当然了,也并不是完全便宜了祖家军。

事实上,夏成德的松山团营,包括已经与宣府兵驻地接壤的金海西路,也从中占了不少便宜。

松山团营的土地已经扩展到了“右屯城”周边,而金海西路的土地,也已经越过三岔河,扩展了西平堡一带。

夏成德已经屡次叫人送信来,希望杨振在安排船队往营口城转送关内移民的时候,不要落下松山团营。

事实上,战争在持续下去几个月,金海西路辖地的屯所与松山团营辖地的屯所就能在三岔河以西的地区连成一片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收复沈阳之后,若一切真按杨国柱设想的那样,各路大军调入关内与流贼作战,然后崇祯皇帝从京师派遣朝廷大员,赴辽东接管一切,那么结果会如何,可想而知。

辽东一定会继续乱下去,到时候不仅入关的将士军心不稳,容易哗变,就连北虏、东虏也有可能死灰复燃,重新坐大。

所以,谈到最后,杨振对杨国柱说得很清楚:

“对沈阳,可以三面围困,一面设伏,若其不逃,则围点打援,消灭其支援力量;若其出逃,则先重创其主力,而后既可以收复城池,又可以尾随其后,在不断追击之中将其所能依赖之后援与巢穴一一摧毁。叔父之所谓犁庭扫穴,永绝后患者,难道不是正该如此吗?”

杨振苦口婆心的解释,早已令杨国柱了解了杨振的想法,而最后的这一个反问,也让他有些哑口无言。

眼看日落西山,夜幕即将降临,大营中也已处处篝火,杨国柱叹口气,又沉默了一会儿,神情疲惫地问道:

“那关内的流贼怎么办?”

杨振看了看自己这位满心忧国忧民的叔父,内心多少有些不忍。

但他是想了想,还是觉得趁此机会将整个东北、外东北之地,甚至更广袤的北方纳入华夏版图更重要,于是抬头,目光看向辽阔北方,一字一句答复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内流贼肆虐,自有其根本之源。朝廷若不能从本源解决问题,做到耕者有其田,那么不论征集多少粮饷,投入多少兵马,都无异于扬汤止沸,抱薪救火,不仅徒劳无功,而且适得其反。

“若我能在平定辽东之后,继续收复北上辽河两岸、松花江两岸,乃至收取黑龙江两岸广袤土地入版图,然后以数十万、数百万关内流民填充彼处,开荒屯垦,安居乐业,那么,不仅关内流贼将成无源之水,不剿自灭,而且华夏千百年东北边患,也将从此一举消除——”

“可是——”

“叔父大人可是担心,我大军北上犁庭扫穴之际,流贼犯京师?”

“没错。”

杨国柱的确担心这一点,所以面对杨振询问,他倒是直言不讳。

不过,他显然也很纠结。

“当然,我也知道流贼直犯京师不太可能,今日京师,西有大同总兵王朴,南有保定总兵张存仁,而秦、晋、鲁、豫、徐、淮之间,又各有重兵。流贼又流窜湖广,剑指西南,距离京畿之地甚远。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呵呵,叔父大人,世上哪有万全之策?天命在大明,流贼犯京师又能如何,反倒是自入囚笼,自寻死路而已!若天命在流贼,就算我叔侄二人抛却此间一切,入关南下,屯兵京畿,须臾不离,怕也难违天命!”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