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大明新命记有声全集 > 第一二四七章 解释(第1页)

第一二四七章 解释(第1页)

杨国柱当然没有什么自己的方案。

或者说,他的方案就是会合辽西辽东所有兵马,以绝对优势兵力一举压上,将清虏“盛京”沈阳城的清虏八旗主力歼灭或者俘获,然后班师回关内,就算大功告成,功德圆满了。

至于收复沈阳以后有关辽东或者辽西兵马的安排,自然是一切都由朝廷做主。

反正他是宣府镇的总兵官,带来的兵马,也多是出身宣府的兵,最后肯定是要回宣府去的。

届时,关外的一切也都与他无关了。

最重要的是,他认为这个事情也与杨振关系不大。

你一个卫所出身的武官,做官做到了提督两镇军务、挂征东将军印的总兵官、左都督,还封了“世爵”,已经是人臣的极限了。

尤其是这次收复了沈阳城,平定了辽东的满鞑之乱以后,杨振的爵位是肯定要往上再晋一级的,封侯指日可待。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打好你的仗就行了,至于辽东战后的安排和治理,于公于私都应该交给朝廷来处置。

到时候,朝廷该派总督派总督,该派巡抚派巡抚,那都是朝廷的事情。

现在你们担心朝廷将来的安排不合你们的意,你们就想让辽东的战事旷日持久的继续进行下去,甚至想要给清鞑子留一口气,你们这不是“养寇自重”是什么,不是“放虎归山”是什么?

当然,关于“养寇自重”“放虎归山”之类的话,杨国柱并未说出口。

尽管对面是他从小看着成长起来的亲侄子,但是这样的话也太严重了。

一旦说出口,不仅伤感情,而且落到外人的耳朵里,就会成为朝堂上的那些文官弹劾杨振的口实。

不论是为杨振考虑,还是为了家族考虑,杨国柱都不能把那样的话说出口。

但是他的意思,杨振是听明白了。

不过,与此同时,杨振却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因为杨国柱说来说去,其实并没有真正有利于各方的方案,他的所有想法都建立在京师朝堂君明臣贤的基础之上。

他认为,大军收复沈阳城后,虽然关外各路兵马很可能会被调入关内围剿流贼,但是崇祯皇帝绝不会放弃辛辛苦苦耗资数千万白银才收回来的辽东之地。

相反,一定会挑选朝中知兵的重臣、贤臣,来辽东当总督,当巡抚,甚至安排一大批文官,过来当知府,当县令,然后垦荒屯田,大兴文教,好好治理辽东。

对于杨国柱这样的人来,他能想到的最好的治理,也就是这样了。

但是对于杨振来说,这恰恰是最坏的结果。

不是说杨振的屁股现在坐到了辽西诸将的那边,而是说以他现在的位置,他能够搞懂辽西诸将如此这般背后的原因。

因为现在的金海镇下辖各路,包括登莱镇下辖各路,那些将领们、武官们,在与清虏开战或者埋头发展的这些年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利益团体。

他们打下来的土地,要么已经被他们占有,设为军屯,要么已经分给了移民,为他们提供军粮和兵员供应。

杨振麾下的金海镇、登莱镇下辖各路,还相对好一点,民屯的数量,始终占据绝对多数,官屯或军屯的数量偏少。

但是,辽西的广大地区可就不一样了,几乎全是属于辽西祖氏各路人马官将所有的官庄和军屯。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