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画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柜中,一块带有弹孔的电台线圈支架静静躺着,支架上缠着半截降落伞布,布面血渍经检测属于三名不同血型的志愿军战士。字幕:在长津湖的轰炸间隙,转移通信设备不是撤退,而是另一场战斗的开始。当零件在弹片中散落,志愿军通信兵用绷带绑住设备,用身体挡住去路,在冰雪与钢铁的绞杀中,守护着比生命更重要的战场神经。】
一、1950
年
11
月
2
日
16
时
电台抢修现场
【历史影像:黑白胶片记录志愿军战士在爆炸气浪中扑向散落的电台零件,镜头特写滚入雪沟的电子管,表面凝结的手印在低温中迅速结冰。画外音:第
27
军通信营《战场转移记录》(1950
年
11
月
2
日):"16
时
05
分,师部电台遭三次轰炸,线圈、电子管等
11
个核心零件遗失,转移路线被迫中断。"】
徐福才的耳朵还在轰鸣,第二波轰炸的气浪将他掀翻在雪地上,怀里的电台变压器重重磕在岩石上。他挣扎着爬起,看见小李正用冻僵的手指在雪地里摸索
——
本该装在铁盒里的电子管不见了,只有散落的降落伞布碎片在弹坑边缘飘动。
"老徐,电子管掉雪缝里了!"
小李的声音带着哭腔,手指抠进
30
厘米深的雪缝,指甲断裂的血珠滴在雪面上,像朵转瞬即逝的红梅。新兵小陈突然指着百米外的燃烧弹残骸:"变压器外壳!在火里!"
金属外壳的反光在雪地格外刺眼,此刻正被火焰吞噬。
【历史考据:志愿军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