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不见踪迹,他的一缕余音,才徐徐落下。
太上、元始、通天,彼此愕然相对,不知如何是好。
通天虽有不甘,但推演天机,弥罗竟不在算中,也只得作罢。
弥罗很果决,念动即走,毫无托辞。
这算一种明示,表明了青莲不能相让。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毕竟灵飞之下,青莲已为一舍,而俱舍之舍,说白了,等若弥罗之分身,分身如何能让?故只能说,缘者命也,三人终归晚来了一步。
若非如此,他得了太上好处,岂吝于回报一株青莲?
当然,“容当后报”之语,确是由衷之言。
青莲结了莲籽,若能以莲籽,另种出青莲,那赠太上几株,倒也无妨。
一路飞遁,在不周山脚,弥罗停了下来。
循元气之流变,察天地之运转,这件事还得继续。
若止于不周山,未免就太可惜了。
说来,交感巨木之时,弥罗已有所察觉,周天之元气注入不周山,经不周山运变,却是分流成了九股,而此九股元气,流变于地陆,自然而然,便化生了九支地脉。
九支地脉,堪称“九大祖脉”,随元气分流,又衍生诸多支脉。
祖脉与支脉,俱是元气运变之枢机,两者合在一起,应就是所谓“地枢”。
玉树位于天地之西,故弥罗察元气流变,也选了向西的祖脉。
祖脉之元气,恰如流江之水,随形就势,也会形成回涡。
元气之回涡,乃是地脉之窍眼,为造化所钟,往往蕴藏一些神秀。
譬如这日,他就在一处深谷,发现了一株灵根。
此灵根,百丈参差,其状如棠,青枝白叶,黄华赤实,有分水之能。
既是灵根,弥罗自不肯放过,也以灵飞之法,将其化为了一舍。
随之,他正待离开,便在此时,奇变陡生。
弥罗只觉两道目光,如山岳之重,自远方投来,已落于肩上。
转过身,他立时便看到,西去百里之外,果有一位面容古拙的黑袍老者,停身于一座孤峰之上,此刻正皱着眉头,堂而皇之朝自己打量。那老者负手而立,流转叵测气机,牵引奇光万道,异彩千条,五色斑驳,晦明不定,透射十方虚空,尽显无穷之诡秘。
此等气象,虽是因黑衣老者收束不住气机,才致使虚空生变,但其能以一人之气机,引动如此之异象,至少已然说明,道行切切实实已臻至匪夷所思之地步。
敌友未明之际,以不变应万变,方算恰当。
于是,弥罗不动声色,只隔了百里虚空,与黑衣老者默然对视。
他不肯主动,接下来,却就换那黑衣老者主动了。
只见百里之外,黑衣老者一步迈出,随之漫天异象,如沉湖之石,倏忽收敛一空,继而虚空扭曲,五色斑驳,黑衣老者一步一异象,又如湖中之影,破水而出,倏忽便到了弥罗身前。打量几眼,他幽幽言道:“这位道友,可肯告知名讳?”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