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你离开时,三郎曾来过一次,他对你颇为思念,还扬言要亲自前往东国将你接来。
身为十几国领主的朝云在与我交谈时极少显示威严,谈话间甚至流露出几分寻常父女的和蔼气氛。他应该对我心怀愧疚的,他最好带着对我母亲和我的那份愧疚入土。
也好。
我不假思索地点头同意道。秀昭的领国在素有水都美誉的出云松江,那地方离供奉着大国主神的出云大社极近,社内每到神无月[神无月:日本的农历十月。因出云大社有着到了神无月便会有诸神聚集在此的传说,所以出云国的神无月又被称为神在月。]总会举办热闹的祭典。
于宍道湖波光明净时登临天守,再望向垂俯于东侧的薄紫色山脉;或在对马暖流袭来时浸泡玉造温泉,在霜降期手捧难得一见的细雪后,似乎就能将世间种种苦难暂且抛诸脑后。
我并非是到了需要用身外美景来自我麻痹的地步。但姬路城的种种喧闹委实令我烦忧,认那须朝云为父的日子也让我心神不定。相比之下,他的小儿子还更好应付些。秀昭自小就在我身后姐姐大人地叫着,而今看来他大概只是个想在乱世中守住一方安宁的无谋之人。
我在姬路城驻留了短短半月,随后就被那须朝云的家臣亲自护送到了松江城。城内上下人等都奉我为贵宾,秀昭同幼时一样一脸雀跃地唤我为姐姐,我刚到那几日,他和他的正室日日都要问我是否适应出云的生活。
云州的春季会热一些,但姐姐大人在夏季来临前还需多添些衣裳才好。
姐姐大人可吃得惯昨日晚膳时的荞麦面?
姐姐大人要是有意出城游玩,可以随时知会身边的侍从。
从前有人这般殷切地叫我姐姐还是在相模国的时候,想到那个曾常伴我手边的身影,我却只能珠泪偷弹。
我在出云生活了两年之久,其间曾目睹京极秀昭的正室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儿子。秀昭让我为他的孩子取下乳名,我脱口而出的便是秀昭元服前的名字。
原来姐姐大人也还记得从前的事。
我初到播磨国时年仅十三岁,那时我用母亲留给我的全部小判金[小判金:战国末期及江户时代发行的货币,类似的还有大判。]买通了在姬路城中伺候那须朝云的小姓[小姓:在战国时代,于主君身边担任近侍的武士,一般为年轻者。其类似于中国古代的伴读,有些也负责照顾主君的起居。由于战国时代男风盛行,部分小姓还会满足主君的性需求。小姓在长大后多会得到主君的器重,有名的前田利家、直江兼续及石田三成都是小姓出身。]。
我如此孤注一掷,仅仅是为了见朝云一面。
那名小姓如今已贵为城主,而那须朝云在初见我时,脸上挂着跟小姓一样的惊诧神色。
殿下!您是内亲王殿下!
小姓不过是对我的容貌惊叹不已,那须朝云却在我面前大声呼唤着我母亲的尊号。听闻当时还叫松福丸的秀昭正生着病,那孩子的母亲再三差人来请朝云去看望生病的小儿子,可朝云只顾得上关照我。
你当真是殿下那时诞下的女儿吗?不,一定错不了,世间再无其他人会有这副样貌了。
欣喜万分的朝云自问自答着,言到激动处,他甚至情不自禁地拥我入怀。
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女儿了,是这姬路城中最为尊贵的公主。
好在松福丸最后痊愈了,身为女子的我也对那须家男眷的地位构不成威胁,不然秀昭的生母肯定要厌恶我一生吧。我看着松福丸一天天长大,在他长到七八岁时我却离开了播磨国,那之后我遇到的事已不必多言了。
记得我走的那日,泪眼婆娑的松福丸还绕过了下人们的视线追到了城下,我从车驾上探出头看他,他口中一个劲儿地呼唤着我的名字。
雪华姐姐,要快点回来啊!
朝云告诉旁人他是将我送去备州[备州:古时的备前、备中、备后三国是合在一起的,统称为备州。]的远亲家中了,实则是我与他一早结下了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一走就是七年,在嫁给土岐晴孝前我曾返回播磨一次。那时东西国便已势同水火,从陆上横穿畿内的我平安抵达了姬路,第一个要见我的是朝云,其后便是已经元服的秀昭了。
姐姐一直在做父亲大人的军师吧,能得到父亲大人的器重,着实是令人羡慕啊。
秀昭当时已是京极家的养子了,但他听闻我归来的消息甚至特地从出云赶到播磨。他未看出我对他父亲的厌恨,更是对我与他根本没有血缘关系一事浑然不知,可他还是因着少时几年的情分,始终对我真心相待。
我知道我所拥有的一切除了是自己身上流着的血给予的,就是自己这张皮囊所赋予的了。我是个卑劣残虐之人,只是身上的皮与肉一直将我遮盖得严实,为了达到目的我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能利用,更别说是那须氏一家了。
在出云的第二年间,朝云听闻秀昭终于有了继承人,就在写给我的信中直言道:
眼下前线缺乏兵将,三郎之能虽不及他两位兄长,却也是个可用之才。此前我一直因山阴地处偏远而未让三郎出兵,现下三郎也算有了嫡子,不知可否由你劝说他主动协力?
毕竟秀昭从小就被送到了京极家,与生父的关系自是算不上太好的。朝云知道秀昭相当敬爱我,秀昭虽说是乏善可陈,但在武艺上也算可圈可点。他一直不得朝云器重,当他得知我一直在为朝云出谋划策之时便立刻表露出十分的憧憬,若是我亲自出面请求秀昭统领的京极家出兵,秀昭便一定会答允吧。
既然姐姐大人如此请求,那余便亲自上阵吧。
我遵照朝云的指示婉转相劝,秀昭先是犹豫了一阵,最后又爽快应允了。
此前的几年间,那须军与幕府军先后在纪州与畿内交战四次,位于播磨东北的丹波国在今川氏的弹压下也倒向幕府,好在淡路与纪州始终在朝云的掌控中。今川纯信手下的东国联军多只擅长于内陆作战,朝云在第四次合战失利后便决心从海上攻打伊势国,再用战舰输送大量粮草与士兵向北逐步推进。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