剌人的骑兵像潮水一样涌来,明军的防线一次次被冲垮,又一次次重新站起。
天色渐暗,战场上的血腥味已经浓得化不开。
朱棣的脸色愈发蜡黄,但他始终站在龙纛下,手中的刀已经砍卷了刃。
神机营的火铳手换了三批,尸体堆得比城墙还高。
朱瞻基浑身是血,不知道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
“爷爷!"
他冲到朱棣身边,"将士们撑不住了!"
朱棣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远处那片黑压压的敌军。
起步十万人。
他们只有三万。
而且已经坚持了了三个时辰。
无力回天了……
【后世史书评价:此战,永乐大帝以三万守兵迎战十万瓦剌鞑靼联军,血战三时辰,虽无力回天,却彻底打出了大明王朝的铮铮铁骨。】
【《帝国首辅传》曾有记载,永乐大帝曾与鬼相木正居有过这样一番对话。】
【木正居问:若陛下身陷重围,当如何?】
【永乐答:杀出去。】
【木正居摇头:错,当龙纛前压。士气可用,则死地可变生门。若士气已丧,则龙纛所在,即为大明归处。】
【自此,永乐大帝学到了他一生中最强,也是最后一招:遇事不决听首辅!】
天幕前的奉天殿,朱棣看着天幕里那个被重重包围,一步不退的自己,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涌上心头。
贪图冒进,致使三军陷入死地。
这,就是自己的结局吗?
第54章遇事不决,龙纛前压!
他似乎已经预见到了,自己拖着这副病躯,力竭而亡,最终被乱刀分尸的下场。
朱元璋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他没有说话,但那通红的眼眶,已经说明了一切。
败了。
老四,要死在这里了。
天幕的画面,验证了所有人的猜想。
血战过后,朱棣身边的亲卫,已经尽数倒下。
他靠着一把插在地上的长刀,剧烈地喘息着,每一次呼吸,都带出大口的血沫。
在他身前,是同样浑身浴血的朱瞻基。
这位年轻的皇太孙,用自己并不宽阔的身体,死死护在自己爷爷身前。
“爷爷!”
“好……好样的……”朱棣咳着血,脸上却露出一抹笑容,“不愧是咱的好圣孙。”
包围圈,正在缓缓收拢。
瓦剌人看着那两道屹立不倒的身影,没有立刻上前,那是一种对垂死雄狮的最后敬畏。
完了。
所有人的心里,都浮现出这两个字。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