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
“孙羡文先生,我国现代文学史与教育史上真正的泰山北斗。”
“他是燕大历史上最传奇的文学院长之一,毕生倡导‘知行合一,古今并用’。”
“他坚信,一流的作家必须是思想家,一流的创作者必须同时是严谨的学者。”
“他的一生,都在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中文世界开疆拓土?”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沉:“而这个班,就是他的答案。”
“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作家,甚至不是培养学者。”
他的声音陡然提升:“我们是在培养文学的战略家。”
“未来,你们中有人会用小说定义一代人的精神面貌,有人会用理论重塑文学体系,甚至有人会让华国故事席卷全球。”
“这,就是羡文班存在的意义。”
台下,所有学生的眼神都亮了起来,就连最漫不经心的也坐直了身体。
“我们的班训,只有六个字,是孙老先生的手书:‘融古今,贯中西’。”
江教授环视众人:“在这里,没有文学的鄙视链,我们的班风,就是极致的个性,与极致的相互成就。”
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教室中后排一个身影。
“举个例子,顾远。”
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
顾远微微一怔,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你的《追风筝的人》,成功地将中国视角融入了世界性议题,这是‘贯中西’的初步尝试。”
“但你告诉我,你在伊国难民营里,除了故事,有没有思考过更深层的问题。”
“比如,你作为一个外来者,如何跨越书写他人苦难的叙事伦理边界?”
顾远沉吟了一下,认真回答:“思考过,我认为是真诚与谦卑,所以我聘用了文化顾问,并将部分收益回馈。”
“很好!”江教授眼中闪过赞许,“但这还不够系统。”
“在羡文班,会有专门的《文学伦理与叙事责任》课程,帮你确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这番话,向全班初步展示了羡文班的培养方式。
“好了,理论说完,现在,让我们认识一下彼此。”
江教授笑道:“从第一排开始,简单自我介绍,说说你是谁,以及你最想在这个班里学到什么。”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