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侯亮平被诬陷了多少集 > 第518章 瞬间再次点燃了人群的情绪(第2页)

第518章 瞬间再次点燃了人群的情绪(第2页)

随着讲述的深入,他渐渐弄明白了。问题果然出在开发商那边。

郑建国的脑海里,已经能清晰地构建出整个事件的脉络:

“幸福家园三期”是个老大难的旧改项目,位置好,但居民构成复杂,拆迁难度极大。为了尽快拿下项目,尽快开工,开发商“宏远集团”在前期动员时,无疑采取了“画大饼”的激进策略。

他们派出的项目经理,很可能是一些能说会道的“拆迁专家”,利用老百姓信息不对等、对政策不了解的弱点,许下了许多超出政府规定补偿范围的好处。

诸如远高于市场价的补偿单价、额外的装修补贴、优先选择楼层和户型的权利……这些口头上的“蜜糖”,对于一辈子都盼着住上新房的拆迁户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而当生米煮成熟饭,旧房被推平,居民们拿着协议等待兑现时,开发商便亮出了最后、也是最致命的底牌——这份盖着政府公章、完全符合法定程序的最终公告。

公告像一堵冰冷的墙,将所有口头承诺都挡在了外面。“一切以政府公告为准”,这句话成了开发商最完美的挡箭牌。他们巧妙地将自己与拆迁户的矛盾,转化成了拆迁户与政府的矛盾。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试图平复胸中翻涌的怒火。他知道,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而是要解开套在这些工人们脖子上的第一个枷锁——让他们明白,他们找错了“敌人”。

他将手中的笔轻轻放下,抬起头,“乡亲们,你们说的这些情况,我基本上都清楚了。”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可信度,“这件事,问题的根子,确实是出在‘宏远集团’身上。”

然而,他话锋一转,指了指桌上那份被抚平的公告复印件:

“但是,关于这份公告,我必须跟你们解释清楚。”

他看到小张的眉头又拧了起来,嘴巴也下意识地抿紧,一副准备随时反驳的架势。郑建国对他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我们公安局,以及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发布的任何正式公告,都必须严格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市的既定政策来制定。每一个字,每一个数据,都是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的。”

他把公告轻轻推向他们,指着上面的补偿标准:“比如这个‘每平方米一万两千元’的货币补偿标准,它不是我们拍脑袋想出来的,也不是开发商报多少我们就批多少。这个数字,是根据该地块的基准地价、市场评估价、以及市政府关于旧城改造的统一补偿政策,经过专业评估机构测算,再由多个部门联席会议审核通过后才最终确定的。这是一个‘底线’标准,也是一个‘阳光’标准,是为了确保整个补偿过程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郑建国的解释清晰、专业,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却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问题的核心。

而局里发布的这份正式公告,就像一把标准刻度的尺子,它量出的是法律和政策的刚性尺寸。它冰冷、客观,不偏不倚。因此,它自然会和那个姓刘的经理口中那些天花乱坠、充满诱惑的“一万八”、“一千五”的承诺,产生巨大的出入。

这就好比一把标尺,开发商却事先告诉他们,这把尺子会为他们量身定做,结果最后发现,尺子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工人们觉得自己的旗望被狠狠地摔在了地上,摔得粉碎。那份曾经被他们视作希望的“红头文件”,此刻却成了压垮他们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无法理解那些复杂的程序和法规,他们只看到了一个最简单的逻辑链条:开发商的承诺落空了→政府的公告证实了这个逻实→所以,是政府的公告坑了他们。

于是,他们就把所有的愤怒、失望和怨恨,都倾泻在了发布公告的单位——这个象征着权威与公信力的市局大院身上。

他的心里比谁都清楚,从法律程序的角度来看,市局在这件事上本身没有任何过错。公告的制定与发布,每一步都踏在法规的准线上,严谨得无可挑剔。如果他想,他完全可以用三分钟时间,引经据典,将市局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然后公式化地建议他们去法院起诉,或者去信访办登记。

但是,他不能这么做。

郑建国在刑警队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见过太多因程序正义而忽略了个体情感,最终导致矛盾激化的案例。他知道,老百姓心中有一杆最朴素的秤,秤砣就是“人心”和“道理”。你跟一个家都被拆了、钱都没了的人讲程序,无异于对着一个快饿死的人讲解食谱。他们肯定无法接受,只会觉得你冷血无情、官官相护,是在用他们听不懂的条条框框来推卸责任。

他想了想,没有急于继续解释那份公告如何成为“武器”,而是将那份文件重新拉回到自己面前,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桌上。这个动作让他看起来不再像个审问者,更像一个准备促膝长谈的长辈。

他首先看向泪痕未干的王嫂,声音放得极缓、极柔:“王嫂,我知道您心里苦。指望着这笔钱给孩子交学费,这是天大的事。现在出了这种岔子,别说是您,换做任何一个当爹妈的,都得急疯了。这种心情,我完全能理解。”

一句“我完全能理解”,像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拍了拍王嫂紧绷的神经。她抬起头,红肿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诧异,低声抽泣着点了点头。

接着,郑建国又转向血气方刚的小张:“小张,你年轻,有火气,有正义感,这都是好事。觉得受了骗、受了欺负,就敢站出来说话,敢来找我们讨公道,这说明你信得过我们。你刚才说的那些话,虽然冲了点,但理儿没错。换成我年轻那会儿,遇到这种事,火气可能比你还大。”

这番话出乎小张的意料,他原本已经准备好了一肚子反驳的话,却被郑建国这番先一步的肯定给堵了回去。他紧握的拳头,不自觉地松开了半分,脸上的敌意也缓和了不少。

最后,郑建国看着一脸沉重的老李,语气变得恳切而尊重:“李师傅,您是老大哥,是大家的主心骨。带着乡亲们来,身上扛着的是所有人的信任和希望。我知道,您现在心里肯定比谁都乱,一边要安抚大家的情绪,一边又要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担子,太重了。”

他没有急于撇清任何关系,而是首先承认了他们焦急的心情、愤怒的情绪、甚至是过激的言行,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一切都源于他们最核心、最实在的切身利益受到了侵害——房子没了,钱少了,未来的生活没了着落。在生存的根本被动摇时,任何过激反应都是人之常情。

这番共情的话语,像一场春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会议室里那片因愤怒和绝望而干涸龟裂的土地。气氛不再那么剑拔弩张,老李三人紧绷的身体也渐渐放松下来。

看到时机成熟,郑建国才话锋一转,切入了正题。

他拿出相关的政策文件,一个印着“市国土资源局”字样的牛皮纸档案袋。他将这些东西“哐”地一声放在会议桌上,发出的闷响让三人都吓了一跳。

那不是一份文件,而是一座由白纸黑字堆砌成的小山。

“这就是我说的‘武器’。”郑建国沉声说道。

他没有坐下,而是直接从档案袋里抽出一份带着红头和鲜红印章的原件,小心翼翼地铺在他们面前。那纸张的质感、油墨的香气和印章的庄重,与他们手里那份粗糙的复印件形成了天壤之别。

然后,他翻开其中一本厚重的《S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汇编》,戴上桌上的老花镜,整个人气质为之一变。那一瞬间,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安抚群众的警察,更像一个严谨的学者,一个解剖真相的法医。

“我们一件一件来看。”他没有看任何人,目光专注地落在文件上,用食指点着其中一行文字,“首先,是你们最关心的补偿单价。你们看这里,《管理条例》第三章第十七条明确规定:‘拆迁补偿金额,应当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为基础确定。’注意这八个字,‘市场评估价格为基础’。”

他抬起头,看向一脸茫然的三人,耐心地解释道:“什么叫‘市场评估价’?不是开发商说多少就是多少,也不是我们政府想给多少就给多少。它是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根据周边地段近一年的二手房成交价、土地价值、房屋建造成本等几十项数据,综合计算出来的一个客观数字。我们手上这份公告里的一万两千元,就是这么来的。这里,”他从牛皮纸袋里又抽出一份文件,上面密密麻麻全是表格和签名,“就是那家评估公司出具的正式评估报告,你们可以看看,上面有评估师的签字和公司的盖章,这都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