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标在标题下闪了两下,他点了保存。
然后靠进椅背,端起那杯早就凉透的咖啡,喝了一口。
苦得直皱眉,但没放下。
---
早上七点十七分,某财经公众号推送了一篇不起眼的小文:《从赵氏抽贷看娱乐资本的信任危机》。
文章没提顾晚舟,也没点名陆砚之,但通篇引用的数据全都来自那份PDF。更巧的是,文末附了个二维码,扫码能下载完整分析报告。
半小时后,这篇推文被十多个大V转发。
有人评论:“原来我们一直以为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其实是资本自导自演的独角戏?”
底下立刻有人回:“现在明白为啥有些片子烂成那样还能拿奖了吧?评委也是他们养的。”
与此同时,微博热搜悄然变动。
**#赵氏资本濒临破产#**从第四位一路飙升,冲上榜首。紧随其后的是一堆衍生词条:
**#银行都不信赵氏了#**
**#建议查查还有多少资本在刷数据#**
**#顾晚舟才是真·行业清道夫#**
有财经博主做了张图:左边是赵氏股价K线,绿得像韭菜田;右边是三家银行公告截图,配文:“当金融机构开始跑路,说明这已经不是娱乐圈的事了。”
评论区炸成烟花:
“以前觉得顶流靠粉丝,现在发现真正撑腰的是银行授信。”
“赵氏这波属于被自己玩死,刷量刷到银行都不敢借钱了。”
“建议以后拍电影先公示资金来源,不然观众纯属被割。”
更狠的是,某高校传媒学院教授在朋友圈转发了那份英文摘要,还加了句点评:“这个案例值得放进明年《媒介经济学》教材。”
结果一传十,十传百,连好几个国外文化观察网站都开始转载,标题起得一个比一个狠:
《中国娱乐圈的资本清算正在进行》
《当票房变成数字游戏,谁来为真相买单?》
---
陆砚之是在八点整刷新微博的。
热搜第一稳稳挂着,讨论量破百万。他没笑,也没庆祝,而是打开邮箱,把昨天收到的所有媒体回复挨个归档。有两家国际媒体已经联系采访,要求提供原始数据来源。
他一条条看完,全部标记“待处理”。
然后切换到内部文档,开始逐项核对那份对赌协议名单。手指停在第三个名字上:《星河烬》,主演周默然,投资方星海文化,保底金额八亿,上映日期还有四十三天。
“时间刚好。”他低声说。
正要继续往下看,手机又震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