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前楚追过来时,看到邹尚还在御书房外面,便松了口气,满脸是笑,对邹尚说了他现在的苦楚:“之前尹宸一天十道折子,参了庄大人,又参了我,庄大人目下无尘,就此告老返乡,庄大人是走了,可如今正是战时,我这把老骨头却走不得,你也看到了,如今内阁是新人新气象,尹宸又盯得紧,我如果允了你这边,就要给尹宸说法,唉,王大将军生死不明,这可如何是好啊。邹指挥使,你要理解老夫的难处啊。”
邹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霸气冲天的韩前楚,居然在他这个晚辈面前放低姿态,只为了黑死高蕴。
邹尚忽然感觉很疲倦,他想起来西北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他想起他那四十多名兄弟,值得吗?他们在前线抗击赵宥,就是为了让这堆家伙平平安安地升官发财?
邹尚冲着韩前楚拱拱手,什么也没说,转身走了。
韩前楚在心里骂了句不知好歹,也走了,他没有回值房,而是回了自己府上,叫了心腹的幕僚,商议一番,第二天,高蕴是外室之子,难堪首辅大任的消息便放了出去。
高蕴名义上是高家的养子,在他当上首辅之前,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和杨善忠的真实关系,直到现在,内阁之中,也只有韩前楚这个政敌知道。
韩前楚派人去打听过高蕴的事,想在他过往的履历中找出瑕疵,可是高蕴行事稳妥,韩前楚一时也没有办法拿捏他,好在这个时候,他的一个幕僚在小摊子上吃夜宵,偶然听到两个书生闲聊,说的便是杨高两家的这段渊源。
幕僚告诉了韩前楚,韩前楚如获至宝,立刻派人去杨家和高家原籍去查,这一查果然查出高蕴外室子的身份。
韩前楚还没想好要如何利用这件事,便发生了邹尚的事,他便趁机把消息放了出去。
几天后的朝会上,四五名御史排队上书,参首辅高蕴为外室之子,有辱朝堂。
秦珏不忍多听,这消息是他让人透给韩前楚的,可韩前楚这吃相也太难看了。
第八二九章 可行否
无论杨善宗还是高蕴,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件沉封已久的往事会被挖出来,而且还传遍京城,传到金銮殿上。
当年高蕴初入仕,高家便将所有知情的人全都处置了。后来高蕴入阁有望,杨善宗又把杨家这边的知情人处置了,加之年代久远,到了今天,除了杨家和高家老一辈还活着的人以外,这件事无人知晓。
可偏偏就被传出来了,传得绘声绘色,比真实情况更加不堪。
传闻高蕴的生母是暗门子,因此她虽然生的是男丁,杨家也不让她们母子进门,甚至没有认回高蕴。更传闻高蕴的养父高老知府也是那女子的熟客,见这母子处境堪忧,这才收养高蕴。
高蕴差点给活活气死。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他的生母是逃难来的落魄千金,身家清白,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杨家之所以不让母子进门,是因为杨家有正室无子才可纳妾的规矩,当时他父亲正在争族长的位置,自是不能因小失大,且,他的嫡母,也就是杨善宗的母亲生性善妒,也不是好相与的,高家昔日曾得杨父恩惠,杨父见不能让他归家,这才请求高老知府收他为养子,并记入高家族谱,和杨家其他男丁一样,能够读书科举。
可是他却不能辩驳。总不能说杨家不认他不是因为他娘是暗门子,而是因为他爹要争族长之位吧,那样一来非但把外室子的名头坐实了,也给早已去世的杨老太爷冠上伪君子的臭名。
高蕴浑身发抖,除了“一派胡言”、“信口雌黄”,却也说不出什么。
御史们当然也没有真凭实据,说白了就是道听途说,无论是皇帝还是都察院和吏部,谁也不能因此就让他滚出内阁,可是人言可畏,这件事既能闹到金銮殿上,也就没有人会怀疑它的真实性。
且,高蕴能进内阁,杨善宗暗中出力不小,如果杨善宗和高蕴没有瓜葛,会搭上杨家的人脉和银子,为高蕴铺路吗?
而且高蕴进入内阁之后,提携过杨家两个子弟,还有的虽然不是他直接出面,可也与他有关系。
上至皇帝赵极,下至满朝文武,在心里是全都信了,看高蕴那副有苦说不出的样子,十有八、九,他就是杨家的外室子。
朝会之后,高蕴稀里糊涂就回家了,只觉得晕沉沉的,他连死的心也要有了。
隐藏了这么多年的秘密,却在他达到仕途巅峰时被揭得体无完肤,他恨不得今天的一切都是梦。
没有传言,御史也没有在朝会上参他,没有,全都没有。
可是他还没有走过影壁,便忽然清醒过来。
他这是怎么了,他回来做什么?
而且出了这么大的事,皇帝不是应该把他留下问问清楚吗?是皇帝压根没留,还是他精神恍惚没有听到太监叫他?
一定是他那时恍恍惚惚,没有听到。
他是当朝首铺,肱骨之臣,在金銮殿上被人垢病,皇帝怎会不私下里问问他?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