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检校兵部员外郎,知靖安事的事情,是可以让他的阿耶韦坚知道的,虽然他在兵部做的事情不能说,但不说,反而容易让韦坚猜到是什么。
知靖安事。
韦谅轻轻笑笑,差点就成了知靖安司。
一封信写好,韦谅将其放在一旁,任由信笺慢慢干透。
抬起头,韦谅看向窗外的弦月。
月光如水。
他的脑海中却在回想今日发生的一切。
李暐将他调入了职方司,深度参与兵部诸事,实际上是他早就准备要做的事情,而韦谅在职方司的任务也很清晰。
找出攻克石堡城的方法。
找出在战后,不让回纥成为薛延陀和突厥那样大唐威胁的办法。
这些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但只有做成了这些事情,韦谅才会在他的眼里真正拥有价值。
攻克石堡城也不是没法,解决薛延陀的问题也不是没办法,但是,大唐做不到。
韦谅抬头,轻叹一声。
李隆基这一朝,看起来国富民强,兵戎鼎盛,号称盛世。
但实际上整个开元二十九年时间,大唐从来没有打过十万人以上的大战,这和太宗,高宗,甚至武后一朝都没法比。
不大胜,不灭国,军心民心如何凝聚。
韦谅突然轻轻苦笑,也是,想要打十万人以上的大战,不仅要看兵力,后勤,还要看统帅。
在郭子仪没有崛起之前,甚至王忠嗣都不算是这个级别的统帅。
李靖,李勣,苏定方,裴行俭,王方翼,甚至太宗皇帝自身,都是当时一等一的名将。
但李隆基这一朝,除了一个郭子仪,竟然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
这样内外作战磕磕绊绊,虽然四面威压,但四方竖敌,同时无法彻底的剿灭他们,反而最会让他们成了大唐的威胁。
所以,李隆基的盛世看起来强大,但实际上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
当然,他依旧是当世最强大的国家,但他却已没有了如同太宗高宗两朝,那种高出一档的军力。
或者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内部有问题。
韦谅轻轻摇头,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靠灭国。
郭子仪现在是安西振武军使,也就是说,他将参与到这灭国一战。
或许也正是这灭国一战,让郭子仪彻底的成长。
回纥的事情,韦谅直接扔在了脑后。
这件事情,他和李暐之间还有分歧,具体如何,还得商量。
不过石堡城的事情,也未必就完全没有办法。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