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工业霸主林振华和谁好了 > 第2部分(第2页)

第2部分(第2页)

1、灵活方面。到现在人由于智慧的存在,人手仍然是最灵活的,没有任何工具可以比的上。

在车床应用中,有一个环节深刻的显示了这一点。我们知道,工件是要卡在抓盘中才可以加工,而由于经济等方面的考虑,这个零件先是在普通车床上粗加工,然后到jīng密车床上jīng加工。现在问题来了,这个零件是在夹具上装卸了两次,第二次装上去后和第一次的安装中心能重合吗?

如果不重合,两次加工之间的待加工量就必须留大。还有更麻烦的,如果被夹住的部分也是要加工的话,如何保证两次加工的同心呢?那么在以前这些完全靠工人的手工来保证,工人师傅将工件安装在爪盘上后,先让车床低速转动,看是否同心,不同的话就停机用木榔头从侧面敲打工件,然后再开机低速转动,再检查。

最后一直到人眼分辨不出不同心为止。当年学的时候,老师们反复强调尽量要减少加工中在夹具上的安装次数。当然,现在的加工中心已经相当程度解决了多次在夹具上安装带来的问题,有的已经做到只需一次安装就可加工完工件了。

在安装机床的丝杆时,一般人安装的就是不合格,在走刀时动不动就有“涩”的现象,可在有经验的师傅手中,走刀从头到尾就轻松自如,这就是差别呀。

轴承和轴之间的真正接触面积有多大?我们一般说两个平面接触,其实并不是整个平面都相接触了,其实只有一部分接触了,对于轴承和轴,也是这样。因此受力就不再是均匀的,这个问题严重影响着双方的受力、磨损、寿命等情况。所以在大载荷、高速的地方,轴承和轴用过盈配合来保证接触面积。那么怎么测这个接触面积呢?说起来很简单:在轴承的内圈涂上类似红药水的东西,再将轴承装在轴上,然后将轴承从轴上卸下,看轴上被染红的部分就知道了。当然,这个过程说起来很简单,可必须要有经验的老师傅来cāo作。

当然,有人会说,车床的每个零部件加工的都jīng密无比,老师傅们就失业了。

可在实际上却是不行的。比如,主轴要装两个轴承,安装到车床的车头中去。如果轴和轴承加工的越jīng密,配合越小,那么在轴上安装轴承就越困难,甚至会因为装偏而降低车床的加工jīng度。将主轴系统装到车床的车头中去时,也是同样。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这种结构形式理论上就决定了会有这些困难,而且越jīng密困难越大。

2、高jīng密方面。前面讲了,好的导轨是人工铲出来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第一次见到0级jīng度的金属圆柱和平面(千万不要和镜面混在一起,在机械中那是指表面光洁度,和圆度、圆心度、平面度等是两回事,我们一般说的加工jīng度是指后面的东西)是在学校本系的陈列室中,当时无比惊讶。童子们,0级加工jīng度呀,对于我们学机床的而言简直就是看见了梦中女神呀。当看到上面标的时间是60年代时,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谁说社会主义不好的,我们60年代就有机床能加工0级jīng度的东西了,大米算什么呀。可是,这些东西是老师傅人工加工出来的!!!

这里简单说一下0级的平面是如何出来的,就是拿两块金属对着研磨出来的。看起来很简单,可磨得稍稍有点不好,就是一边凸,一边凹。当然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参与对磨的也不止一对,凸的对凸的,凹的对凹的,最后经过多次对磨后得到一对0级平面。要知道,在90年代初,8级钳工在外面干活,1个小时就没有低于30两银子的,当时毕业的大学生能拿到600元月就非常高了。

有人会问了,就算老师傅们的手极其巧,可这么高的jīng度,老师傅们在加工中如何知道哪边到位哪边不到位呢?这个问题我无法作详细的回答,因为针对不同的手工加工情况,在加工过程中老师傅们会设计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检测,比较常用的手段是手摸、眼看、光学影子放大等,其中老师傅们的感觉极其重要,比如,同样的一个加工面,我怎么看都没问题,他们一看就知道什么地方有偏差了,水平高的还能给出误差的数值。就像抽烟喝酒一样,高手就能jīng确的分别,哪个烟好,哪包烟是假货,我的感觉就极其粗糙,顺便声讨无良的jiān商。

灰熊猫在他的《偷光》中写道,私通黄让工匠做螺杆,花费了5千两银子和两年多的时间。我看到这,第一个感觉是私通黄绝对是个FC,让手下的工匠给大坑特坑了。对于古代的工匠来说,做好螺杆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要知道,古代工匠的手是非常巧的,手工加工比这复杂的多的东西都没任何问题,你只要告诉他们要做的东西是什么样的就可以了。古人很多时候加工的东西jīng度不高,根本原因是社会不需要这么高的jīng度,而不是他们不能做到。因此,只要穿越者本身有一点理论功底,在古代搞出比英国工业化早期机床先进的多的设备完全是很简单的事。当然还有一个可能,私通黄找的两个工匠根本没有出师,奇蠢无比,私通黄为他们支付了昂贵的不能再昂贵的学费。当然,感兴趣的童子们可以向钳工师傅请教一下如何做这个东西。

顺便再提并强调一下,手工不仅仅指钳工,车、铣、刨、磨等各个工种,都有8级工,大家的机床都一样,可高手加工的jīng度和效率就比一般人高很多很多,在上面提的车床二次装夹加工件时,8级工装出来的误差可以比车床的加工误差还小,8级工们经常加工出比机床加工jīng度还高的多的零件。就算是现在数控的年代,好的技工也是不可替代的,千万不要认为反正是先进的数控设备,cāo作员只要会编程就行了,当然,8级技工们也要与时俱进,学会编程等新的知识。

有人会说,手工活完全靠天赋,经验无法传递,所以不能指望好的技工。此言大错特错,手艺是可以传承的,而且还能推陈出新,技工们本身就要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看过以前考技工等级的人就会知道这一点。好的手艺要有天赋,可不是完全靠天赋,后天的因数占的比列相当大。技工们的手艺好好规纳总结,是可以大规模的培养技工,从总体上极大提高技工水平的。以前的大型国企,都有技工学校,出来的人水平相当不错。

现在么,我就没有看到有哪个好技工愿意主动好好带徒弟。当然越高级的技工,成材的比列越低,代价也很高,所需要的时间也多,加上人受外界影响大,因此对于制造业来说,机器降低对cāo作员的要求有着重要意义。

论工业母机(2)

论工业母机(2)-------------------五、更好的理论及方法在车床加工jīng度进步中的决定xìng

太祖有一句名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昧的军队”,那么理论和方法在车床xìng能进步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很多人会说,机床的零部件jīng度越高,机床的加工jīng度越高。好吧,不得不承认,这话是有道理的。可是,这话也是仅有点道理而已。如果我当年这么回答老师,肯定要不及格了,用当年同学的话来说就是“被老师用竹竿捅下来”。对于我们学机床的而言,这种回答是一个想当然的回答。

我们在前面已经大致说了车床各个部分和它们对机床的加工jīng度的影响,但是请注意,各个部分对加工jīng度的贡献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提高加工jīng度,必须能够正确的分析出各部分对加工jīng度的影响。然后对应的去提高jīng度或改变结构或原理,这样才能达到效果。比如,导轨的jīng度一般情况下就不要打什么主意了,即使能提高jīng度,对大部分车床加工jīng度的提高也是忽略不计的。

那么,如何去进行相关的计算呢?从一开始的完全靠摸索,到各种各样的简化模型,再到现在的jīng密模型,机床的设计一直在围绕着这些理论和模型转。这些理论和模型中间用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xìng力学、塑xìng力学、流体力学等等当时最前沿的知识,历史上有无数让后人仰慕的牛人为它奋斗了终身。但在以前,计算方法都是简化计算或经验公式,因此对机床的jīng度的全面细致分析一直没有,人们虽然能造出高jīng密的机床,但靠的是理论的大致指导和各个方面的不停摸索出的经验,因此对于整个工业来说,高jīng密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