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远坐在书院西厢房,铜炉里的炭火烧得噼啪响,却驱不走逼人的寒气。他呵着气暖手,砚台里的墨汁已结了层薄冰,像极了庆朝老家后园的小池塘。
“先生,喝碗姜茶吧。”
书院杂役老周推门进来,粗瓷碗里腾起的热气模糊了苏明远的眼镜
——
这副眼镜是林婉儿送的,说是
“防近视神器”,可他总觉得镜片上的反光像极了古代的照妖镜。
“劳烦老周了。”
苏明远接过茶碗,指尖触到碗沿的缺口,忽然想起白天在胡同口,一个小孩指着他的青衫喊
“古装剧叔叔”。他低头看看自己的装束:里面穿着现代秋衣,外面套着改良汉服,腰间还挂着李芳硬塞的充电宝,活像个古今混搭的布偶人。
案头摆着《韩愈文集》,书页间夹着半片枯黄的槐叶。他翻开《师说》,目光落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句上,忽然想起下午直播间里,有个中学生问:“苏先生,学八股文对高考有什么用?”
他当时愣了愣,竟不知如何回答。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苏明远研好墨,铺开宣纸。笔尖悬在纸上三寸,却迟迟未落。他想起这几日的风波:黑粉头子被扒皮后,网上仍有质疑声,说他
“炒作”“博眼球”,甚至有人翻出他用算盘算账的视频,笑他
“跟不上时代”。
“跟不上时代吗?”
苏明远喃喃自语,墨滴落在宣纸上,晕开个小团。他忽然想起在庆朝时,自己第一次见到西洋钟表,那齿轮转动的声音曾让他惊叹不已。如今身处现代,他却成了别人眼中的
“古董”,这
irony(讽刺),倒比八股文的破题还巧妙。
“辨真伪、辨是非、辨本末……”
他轻声念着,笔下忽然流畅起来。仿《师说》体例,先破后立,先驳
“复古无用论”,再论文化传承之必要。写到
“辨本末”
时,他忽然停笔,想起许崇贤教授说的
“无用之用”,嘴角不禁露出一丝苦笑
——
当年在太学,他可是最瞧不起
“无用之学”
的。
“先生,您写的这是啥?”
老周探过头来,看着满纸的
“之乎者也”
直挠头,“比我孙子的语文作业还难懂。”
苏明远笑道:“这是《辨惑论》,想跟世人辩一辩文化传承的道理。”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掏出个小本本,上面记着现代网络热词,“老周,你说‘流量’‘网红’这些词,用古文怎么说?”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