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愚看着张吏员的笑脸,心里越发感慨:这补骨脂在民间流传,却未被医书记载,若不是他被贬琼崖,怕是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这味药的妙处。他让老周把自己的用药感受和张吏员的病案都记下来,详细写了服用天数、症状变化,末了还画了补骨脂的模样——叶子像槐叶,籽儿像芝麻,褐色壳上带细纹,生怕日后忘了这药的模样。
这天傍晚,郑愚拄着拐杖在院外散步,望着天边的晚霞,忽然想起黎婆说的“给肾添柴”,觉得这比喻实在精妙。他摸了摸腰间的暖意,心里暗忖:这补骨脂的功效,或许比他想的还要神奇。
上卷三深山寻药探本源猎户传方添外治
服用补骨脂膏方半月后,郑愚的腰疾基本痊愈,夜尿也恢复了正常,甚至能陪着下属去崖州城外的田间巡查。他心里对这补骨脂的好奇越发浓厚,总想亲自去山里看看这草药的生长环境,顺便再采些回来,以备后用。
黎婆听说后,主动提出带路:“大人,补骨脂长在深山的石缝里,路不好走,我陪您去,还能教您怎么分辨真假——有些草药长得像补骨脂,却是有毒的。”郑愚大喜,让老周准备了干粮和水,第二日一早,便跟着黎婆往深山去。
琼崖的深山古木参天,藤蔓缠绕,清晨的露水打湿了衣袍,却丝毫没影响郑愚的兴致。黎婆领着他走到一处向阳的石坡前,指着丛生的草本植物说:“大人您看,这就是补骨脂!”
郑愚俯身细看,补骨脂的茎秆约莫二尺高,叶片呈卵形,像缩小的槐叶,叶腋间开着淡紫色的小花,细碎如星;花下挂着的荚果,里面就是褐色的籽儿——正是他日日服用的补骨脂。“这药喜阳,得长在石缝里,土壤要干燥,不然容易烂根。”黎婆一边采着籽儿,一边说,“霜降后三天采最好,那时籽儿最饱满,药性也最强;采早了籽儿没熟,采晚了就落了。”
正采着,远处传来脚步声,一个背着弓箭的猎户走了过来,见了黎婆就喊道:“黎婆,您又来采补骨脂啊!前阵子我用您教的法子,治好了我娘的腰痛,谢谢您啊!”猎户叫阿武,是山里的黎族人,他娘前阵子得了寒湿痹痛,腰痛得不能下床,还是黎婆教了他外用补骨脂的法子。
“外用?”郑愚好奇地问,“这药还能外用?”阿武点点头,蹲下身给郑愚演示:“把补骨脂煮成汤,用棉布蘸着汤熏腰痛的地方,熏到皮肤发红,再敷上捣碎的补骨脂和生姜,用布裹住。我娘熏了三天,腰就不疼了,现在还能上山采野菜呢!”
黎婆补充道:“是啊,内服补骨脂能温肾,外用能祛寒湿。阿武他娘是淋了山雨,寒湿进了骨头缝,单靠内服慢,加外用就快多了。民间用这个,都是内服外用结合,看病症调整。”
郑愚赶紧让老周把外用的法子记下来:补骨脂五钱,生姜三片,加水煮半个时辰,取汤汁熏敷患处,每日两次。他还让阿武带他去看了他娘,老人家精神矍铄,正坐在院里编竹篮,见了郑愚就笑着说:“多亏了这补骨脂,我现在啥活都能干!”
夕阳西下时,郑愚满载着采来的补骨脂,跟着黎婆下山。他看着竹篓里的草药,忽然明白:这民间的医药智慧,就像这深山里的补骨脂,不被人注意,却藏着大大的功效。医书记载的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妙用,都藏在百姓的实践里。
上卷四妇人病案证加减郑公初吟补骨诗
回到崖州城后,郑愚把采来的补骨脂按黎婆说的方法阴干、炒制,一部分磨成粉配胡桃膏,一部分留着备用。他还把阿武教的外用法子告诉了衙署里的人,不少有寒湿痹痛的吏员试用后,都赞不绝口。
这日,衙署里的李文书带着妻子来拜访郑愚。李娘子刚生了孩子满一个月,却总说腰痛得不能抱娃,浑身发冷,连奶都少得很,孩子饿得直哭。李文书请了城里的郎中,开了些补血的药,吃了半个月也没效果。
“大人,您这补骨脂膏方能治产后腰痛吗?”李文书红着眼眶问,“我实在没办法了,再这么下去,我娘子和孩子都要遭罪。”郑愚让李娘子坐下,摸了摸她的脉,脉象沉细无力,又看了看她的面色,苍白如纸——这是产后肾阳虚的症状,和他之前的病症相似,只是多了少乳的问题。
“能治,只是得加些东西。”郑愚想起黎婆说的“辨证加减”,对李文书说,“妇人产后耗了阳气,除了补骨脂膏方,还得加些红枣和生姜——红枣能补血,生姜能暖脾胃,脾胃好了,才能把药的劲儿吸收进肾里,奶也会多起来。”
李娘子半信半疑地接过方子,按方服用:每天早晚各一勺补骨脂胡桃膏,另外用三颗红枣、两片生姜煮水送服。三天后,李娘子再来时,脸上有了血色:“大人,我现在腰不那么冷了,奶也多了点,孩子能吃饱了!”又过了四天,她抱着孩子来,孩子在怀里睡得安稳,她笑着说:“我现在不仅能抱娃,还能给文书缝衣裳呢!”
郑愚把李娘子的病案也记了下来,标注“产后肾阳虚:补骨脂胡桃膏加红枣、生姜,七日见效,治腰痛、少乳”。他看着自己记满病案的本子,从王渔翁的夜尿多,到张吏员的耳鸣,再到阿武娘的寒湿痹痛、李娘子的产后腰痛,补骨脂的功效竟如此多样——这些都是医书里没有的记载,是民间在实践中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当晚,郑愚坐在灯下,翻着自己的病案本,又想起自己来琼崖七年的经历,从最初的颓靡到如今的康复,心里百感交集。他拿起笔,蘸了墨,在纸上写下几句诗:“七年使节向边隅,人言方知药物殊。”写罢,他看着窗外的月光,想着补骨脂带来的变化,又添了一句:“奇得春光采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须。”
诗中的“春光”,既是指补骨脂带来的生机,也是指他重燃的希望;“青娥”与“白髭”的对比,既是自嘲衰老,也是感慨药物的神奇。他放下笔,摸着纸上的诗句,忽然觉得:这来自民间的草药,不仅治好了他的病,还让他在这贬谪之地,写出了最动人心的诗句。
窗外的海风依旧,却不再带着之前的寒意。郑愚知道,这补骨脂的故事,这民间的智慧,他一定要让更多人知道——哪怕日后回到京城,也要把这味药、这些病案、这首诗,都传扬出去,让这来自琼崖的“春光”,照亮更多人的寒冬。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