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中医修炼之道医道 > 青娥笑罢髭须绿 明贤药诗补骨记下卷(第1页)

青娥笑罢髭须绿 明贤药诗补骨记下卷(第1页)

青娥笑罢髭须绿:明贤药诗补骨记

下卷一稚子遗尿辨脾肾加减方添山药香

嘉靖二十四年初春,斜塘镇的积雪刚化,“济世堂”药铺的门帘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掀开。一个身着蓝布裙的妇人抱着个五岁孩童闯进来,孩子的棉裤湿了大半,小脸冻得通红,还在小声啜泣。“苏先生,您快救救我的娃!”妇人是镇上陈木匠的妻子,名叫陈娘子,说话时眼泪直流,“这娃每晚都尿床,换三床被褥都不够,县里的郎中说‘肾虚难治’,我实在没办法了!”

苏墨卿赶紧让陈娘子把孩子放在凳上,蹲下身摸了摸孩子的小手——冰凉得像攥着块雪,又看了看孩子的舌苔,白腻得像铺了层霜。“陈娘子,您别急,”苏墨卿温声说,“这娃不是单纯的肾虚,是‘脾肾阳虚’。肾主封藏,像个关水的闸门,脾主运化,像个输水的沟渠;闸门松了、沟渠堵了,水才会漏出来,也就是尿床。补骨脂丸能温肾固闸,还得加些山药、莲子通沟渠。”

陈娘子愣了愣:“山药和莲子?这是治小儿的法子吗?”苏墨卿笑着点头,从药柜里拿出些干山药片:“去年去胡桃村,王老栓说他孙子三岁时也总尿床,就是用山药熬粥喝好的。山药能健脾益气,莲子能固涩缩尿,俩搭着补骨脂丸,既能温肾,又能健脾,正好对症。”周老丈也在一旁补充:“我还听过‘山药养脾,脾旺则肾安’的说法,民间治小儿虚症,常把山药当‘药食’用,安全得很。”

于是,苏墨卿定下方子:补骨脂丸按原量,每天清晨用温水送服半颗(小儿用量减半);另外,用山药五钱、莲子三钱熬粥,每晚让孩子吃一小碗,粥里加半勺蜂蜜调味——孩子怕苦,加些蜜能让他愿意吃。陈娘子抱着孩子回去后,每天严格按方来,第三天傍晚就兴冲冲地来报喜:“苏先生,娃昨晚没尿床!今早起来,棉裤是干的!”

又过了七天,陈娘子带着孩子来药铺,孩子手里攥着个木雕小老虎(陈木匠做的),蹦蹦跳跳地说:“先生,我再也不用换湿裤子啦!”苏墨卿摸了摸孩子的头,见他脸色红润,手脚也暖了,心里满是欢喜。他把这个病案仔细记在本子上,特意画了个小小的粥碗,标注“小儿脾肾阳虚遗尿:补骨脂丸(减半)+山药莲子粥,十日痊愈”,还在旁边写了句注脚:“民间以山药为食养脾,实乃‘药食同源’之智,官修医书未载,当补之。”

这天夜里,苏墨卿对着案上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忽然觉得这本官修医书像幅留白太多的画——补骨脂丸的基础配伍是画的骨架,而民间的加减用法、药食搭配,才是让画生动起来的色彩。他想起陈娘子孩子的笑脸,想起王老栓说的“山药养脾”,越发觉得:要把这些“色彩”都填进书里,才算真的懂了这方子。

下卷二诗传江南引新案史志寻踪证实践

暮春时节,书友柳彦臣要去杭州赴任,临行前特意来“济世堂”辞行。苏墨卿把自己写的补骨脂丸和诗抄了一份,递给柳彦臣:“彦臣兄,这方子和诗你带着,若是遇到有肾阳虚症状的人,或许能帮上忙。”柳彦臣接过抄本,笑着说:“墨卿兄放心,我定把这‘药诗佳话’传到江南去!”

过了两个月,苏墨卿收到柳彦臣的来信,信里写着一桩新病案:杭州有个书生赵德甫,年方三十,却总说头晕耳鸣,看书不到半个时辰就眼酸,连科举备考都受影响。柳彦臣给了他补骨脂丸的方子,还特意按苏墨卿的嘱咐,让他在丸药里加了麦冬——赵德甫体质偏阴虚,怕补骨脂的温性上火,麦冬能滋阴润燥。

“赵兄服了十日,耳鸣就轻了;服了一月,竟能通宵看书了!”信里还附了赵德甫自己写的和诗:“一卷诗方传浙西,补骨温肾耳鸣息。从今案上灯长明,不负寒窗十年期。”苏墨卿读着信,心里像灌了蜜——他的诗和方子,竟真的帮到了千里之外的人。

为了印证补骨脂在地方上的记载,苏墨卿特意去了吴县的县学藏书楼,翻找《吴江县志》。在“物产门”里,他终于找到了关于补骨脂的记载,只有短短七个字:“补骨脂,治腰痛。”苏墨卿拿着县志,忍不住叹气:“官修的史志只记了最基础的功效,却没说它能治耳鸣、遗尿、产后少乳,更没提和胡桃、山药的配伍——这些都是民间在实践里摸出来的,比史志详细百倍啊!”

他把县志的记载抄在病案本的扉页,旁边写着自己收集的五种病症和用法,又在后面加了句:“实践为先,文献为后;民间之智,当补文献之缺。”周老丈见了,笑着说:“墨卿,你这是要给县志‘补注’啊!要是往后的人看到你的本子,就知道补骨脂的用处有多广了。”

苏墨卿忽然生出个念头:他要把这些地方史志的简略记载、民间病案、加减用法都整理在一起,编成一本《补骨脂丸药诗注》,既要有医理,也要有诗文,还要有实践细节。他从藏书楼借了《便民图纂》(明代农书),里面虽提了补骨脂的种植时间,却没说炮制的讲究——比如酒炒、盐炒的区别,这些他都要在书里写清楚,让后人能照着用。

下卷三盐炒固涩治夜尿炮制细究民间智

入夏后,斜塘镇来了位年逾七旬的李阿婆,是周老丈的远房亲戚,专程来求药。李阿婆说自己夜里起夜五六回,有时刚躺下就得起来,折腾得整宿睡不好,腿也肿得像灌了水。苏墨卿给她诊脉,脉象沉迟无力,是典型的“肾阳虚衰,固涩失司”——肾的封藏功能弱了,水液收不住,才会夜尿多、腿肿。

“阿婆,您这毛病,用补骨脂丸就行,只是炮制方法得改改,”苏墨卿说,“之前用的是酒炒补骨脂,偏于温肾助阳;您得用盐炒补骨脂,盐能‘引药入肾’,还能增强固涩的功效,帮您把‘水闸’关紧。”李阿婆疑惑地问:“盐炒?这也是民间的法子吗?”

苏墨卿赶紧去胡桃村请王老栓来——王老栓最懂补骨脂的炮制。王老栓带着自己的炒药锅来,给李阿婆演示:“阿婆您看,盐要先化成盐水,把补骨脂泡半个时辰,让盐味渗进去,再用小火慢慢炒,炒到籽儿发脆,散出咸香才停。这样炒出来的补骨脂,固涩的劲儿比酒炒的强多了!”

他还说:“我年轻的时候,村里有个张阿公,夜尿多到能把床褥湿透,就是用盐炒补骨脂配胡桃仁吃,吃了二十天就好了。后来这法子就传下来了,村里老人夜尿多,都用这个。”苏墨卿赶紧把炮制步骤记下来,连盐和补骨脂的比例(一两补骨脂配一钱盐)都写得清清楚楚。

李阿婆按方服了五天,就来药铺说:“苏先生,我夜里只起夜两回了,腿也不肿了,能睡个安稳觉了!”又服了十五天,李阿婆特意带了自己做的桂花糕来谢苏墨卿:“现在我夜里顶多起夜一回,白天还能去河边洗衣服呢!”苏墨卿把这个病案记下来,标注“李阿婆,七十一岁,肾阳虚夜尿多、腿肿,盐炒补骨脂丸,二十日痊愈”,还画了炒药锅的样子,标注“盐炒法:盐水浸半时,文火炒至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