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肤春风录
下卷
第五卷老叟顽疾辨证调方
入秋之后,落霞镇西头的老木匠张老汉,也寻到了回春堂。他年过六旬,手背、前臂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白斑,最大的一片竟有手掌般大,边缘还带着淡淡的红晕。“苏先生,这病缠了俺十年,江南的名医都看过,药膏涂了几十罐,半点用没有。”张老汉叹着气,撸起袖子,那些白斑在黝黑的皮肤上格外扎眼,“他们都说俺这是‘气血瘀滞’,可吃了活血化瘀的药,反倒更痒了。”
苏九韶仔细查看张老汉的白斑,见斑色偏暗,边缘色素沉着明显,抚之粗糙,不像阿杏那般光滑。又诊其脉,脉象沉迟,舌淡紫,舌下络脉迂曲。“张老爹,您这白癜,与阿杏的不一样。”苏九韶缓缓道,“阿杏是脾肾阳气不足,您却是阳气亏虚日久,兼有气血瘀滞。补骨脂虽能温阳,却少了活血通络之力,单用酊剂,怕是难以透达瘀滞的肌肤。”
张老汉听得一愣:“那可咋整?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这白斑长满全身吧?”
苏九韶取来案头的《本草备要》,翻到“补骨脂”条目,指着其中“温肾助阳,暖脾止泻,能通命门,暖丹田”的记载,又补充道:“古籍只言其温阳,却未说如何应对‘阳亏夹瘀’之症。俺琢磨着,得在补骨脂酊里加两味药——红花活血,桂枝通络,让阳气带着气血,一起冲破瘀滞的‘关卡’。”
他当即配药:补骨脂五两,红花一两,桂枝五钱,用高粱酒浸泡,这次却特意多加了一步——将药坛置于炭火旁微烘三日,待酒液泛起细密的气泡,才移至檐下密封。“您阳气虚得重,单靠日光不够,先用炭火助药力‘醒’过来,再借日光温煦,才能事半功倍。”苏九韶解释道。
涂药时,苏九韶叮嘱张老汉:“每日巳时涂药后,除了晒日光,还要用手掌轻轻揉搓患处,直到皮肤发热。揉搓能助气血运行,让药酊更快透进去。”张老汉依言照做,起初几日,患处又痒又麻,他忍不住想抓,苏九韶却拦住他:“这是药力在冲瘀滞,越抓越容易破皮留疤,忍一忍,过几日就好了。”
果然,五日之后,瘙痒渐渐减轻。第十日,张老汉兴冲冲地跑来,指着前臂一块小白斑:“苏先生,您看!这斑边上,竟透出点黑晕了!”苏九韶凑近一看,那片白斑边缘,果然泛起了淡淡的褐色,像墨滴在宣纸上慢慢晕开。他笑着道:“这是气血通了,阳气能到肌肤了。继续坚持,不出三月,定能见效。”
此事传开,镇上人都说苏九韶“会看病,更会改方”。苏九韶却在《落霞医案》里写道:“补骨脂酊治白癜,当辨体质。稚童阳气未充,当纯用温阳;老者阳亏夹瘀,需佐活血通络。古籍为镜,实践为尺,二者相合,方为良法。”他还特意附上张老汉的脉象、舌象图,以及调整后的酊剂配方,字迹工整,如同一幅严谨的医理画卷。
第六卷北地医者质疑解惑
冬月初,一位身着貂裘的北方医者,带着随从来到了回春堂。他姓魏,是京城太医院的院判,因听闻南方有用补骨脂酊治白癜的奇方,特意南下考察。“苏掌柜,《疡医大全》虽载补骨脂治白癜,却未提‘日光辅助’之说。”魏院判坐下便开门见山,语气带着几分质疑,“北方冬日苦寒,日照稀少,若依你之法,岂不是冬春两季都无法治病?这法子,怕是难成气候。”
苏九韶不恼,笑着引魏院判到后院。此时院中晒着十几罐补骨脂酊,有的加了红花,有的加了桂枝,还有几罐竟泡着晒干的艾叶。“魏先生,您看这几罐药。”苏九韶指着泡有艾叶的酊剂,“这是专为北地患者准备的。艾叶性温,能温经散寒,加入补骨脂酊中,即便日照不足,也能借艾叶的热力,助阳气透肤。”
他又取来两本册子,一本是《农桑辑要》,其中记载“补骨脂霜降后采收,籽实饱满者,温阳之力最盛”;另一本是他去邻县田野调查时,抄录的山村老药农的笔记:“冬日无暖阳,可用桑柴火烤患处,再涂补骨脂酊,其效与日光相仿。”
魏院判翻看册子,见笔记上还画着桑柴火烤患处的示意图,旁边标注着“烤至皮肤发红,不烫为宜”,不由得点头:“原来如此。只是桑柴火易得,艾叶难寻,北方百姓若用此法,怕是不便。”
“这便是实践的妙处了。”苏九韶笑着说,“去年冬,我给北方来的货郎治病,他随身携带火镰,便教他用补骨脂酊涂后,以火镰烤热的铜勺轻熨患处;还有位牧民,干脆用马粪火煨热石头,裹着布熨敷。虽方法不同,却都借了‘外热’助药力,这便是‘因地制宜’。”
为了让魏院判信服,苏九韶还请来了正在回春堂复诊的张老汉。此时张老汉前臂的白斑已消退大半,只剩下几处淡褐色的痕迹。“魏先生,您看俺这手,”张老汉笑着撸起袖子,“入秋时还满是白斑,现在都快好了。苏先生的法子,不光能治,还能跟着俺们的活法变,比那些死记书本的大夫强多了!”
魏院判看着张老汉的手臂,又翻看着苏九韶的医案与抄录的民间笔记,终于叹道:“苏掌柜以古籍为根基,以实践为枝叶,将补骨脂酊的用法拓展得如此周全,魏某自愧不如。北方冬日治白癜,历来是难题,你这‘外热助阳’之法,怕是能解不少百姓的苦。”
第七卷远村秘验田野拾遗
腊月初,苏九韶带着弟子阿明,去了百里外的云雾村。那里地处深山,交通闭塞,却流传着用补骨脂治白癜的偏方。据地方史志记载,云雾村“多白癜患者,然村人自有疗方,鲜少求诊外人”,这让苏九韶格外好奇。
云雾村的老村长年过七旬,听闻苏九韶是为补骨脂而来,便笑着引他们去了村后的药田。药田里种满了补骨脂,植株比落霞镇的矮壮,叶片更肥厚。“俺们这的补骨脂,都种在向阳的石坡上,不用肥料,靠天收。”老村长解释道,“采的时候也有讲究,必须在霜降后的清晨,带着露水采,籽实才够‘润’,药力才足。”
苏九韶摘下一粒补骨脂籽,捏在手中,果然比自己药铺里的更饱满,还带着淡淡的清润之气。“村长,你们用这补骨脂,也是制成酊剂吗?”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