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中国本草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唐慎微编纂的《证类本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着作。该书"博稽群籍",集历代本草学之大成,对药物的形态、产地、性味、功效等进行了详细记载。然而,在《证类本草》中,同样将绞股蓝与乌蔹莓混淆,将绞股蓝的功效附于乌蔹莓条目下。
据考证,《证类本草》中记载的乌蔹莓原植物应为cayratia
japonica
(t混b。)
gagn。,而非绞股蓝。书中描述的"乌蔹莓"具有"凉血解毒,利小便"的功效,这与绞股蓝的功效有相似之处,但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植物。这种混淆反映了唐宋时期对绞股蓝和乌蔹莓这两种形态相似植物的辨别不清。
4。3
唐宋时期绞股蓝认知的特点与原因
唐宋时期对绞股蓝的认知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绞股蓝与乌蔹莓长期混淆,未被明确区分;二是绞股蓝的药用价值未被充分认识,仅作为一种普通的野草或野菜存在;三是本草学着作中缺乏对绞股蓝的专门记载,其功效被附于其他植物条目下。
这些特点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绞股蓝与乌蔹莓形态相似,尤其是在干燥后更难区分,导致在本草学着作中被混淆
;其次,唐宋时期的本草学注重药物的实际应用,对植物分类的准确性重视不足;再次,绞股蓝在当时可能主要在民间作为野菜或草药使用,未引起官方本草学的足够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唐宋时期的本草学着作未能正确识别绞股蓝,但其在民间的应用可能已经开始。据现代研究,绞股蓝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等功效,可能被民间用于治疗某些疾病。这种民间实践为后来绞股蓝的正式记载奠定了基础。
五、明代《救荒本草》中的绞股蓝:从野菜到药用的转折
5。1
《救荒本草》对绞股蓝的首次明确记载
明代是绞股蓝认知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朱橚编纂的《救荒本草》(1406年)首次明确记载了绞股蓝
。该书是一部以救荒为目的的植物图谱,记载了414种可在饥荒时期食用的植物,其中包括绞股蓝。《救荒本草》对绞股蓝的描述为:"绞股蓝生田野中,延蔓而生,叶似小蓝叶,短小较薄,边有锯齿,又似痢见草,叶亦软,淡绿五叶攒生一处,开小花,黄色,亦有开白花者,结子如豌豆大,生则青色,熟则紫黑色,叶味甜。"
这一描述准确地记录了绞股蓝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救荒本草》对绞股蓝的记载主要集中在其食用价值上,书中提到:"救饥:采叶炸熟,水浸,去邪味涎沫,淘洗净,油盐调食。"
这表明在明代初期,绞股蓝主要被视为一种救荒野菜,而非药物。然而,这一记载为后来绞股蓝的药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5。2
《本草纲目》中的误植与混淆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明代最着名的本草学着作,然而在该书中,绞股蓝并未被列为独立条目,而是被误归入"乌蔹莓"条目下。李时珍在"乌蔹莓"条目中描述:"乌蔹莓,塍堑间甚多,其藤柔而有棱,一枝一须,凡五叶,叶长而光,有疏齿,面青背淡;七、八月结苞成簇,青白色,花大如栗,黄色,四出;结实大如龙葵子,生青熟紫,内有细子;其根白色,大如指,长一二尺,捣之多涎。"
这一描述实际上混合了乌蔹莓和绞股蓝的特征,反映了当时对这两种植物的混淆。
《本草纲目》对绞股蓝的误植导致其药用价值被低估,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李时珍在描述中提到乌蔹莓"捣敷疮肿,蛇虫咬处",这一功效可能部分来源于绞股蓝的实际应用
。这种混淆反映了明代本草学在植物分类上的局限性。
5。3
明代绞股蓝认知的特点与原因
明代对绞股蓝的认知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救荒本草》首次明确记载绞股蓝,但主要关注其食用价值
;二是《本草纲目》将绞股蓝误归入"乌蔹莓"条目下,导致其独立药用价值被掩盖;三是民间开始认识到绞股蓝的药用潜力,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
这些特点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明代初期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饥荒,《救荒本草》的编纂旨在解决饥荒问题,因此更关注植物的食用价值而非药用价值
;其次,《本草纲目》作为一部综合性本草学着作,虽然详细但也存在分类不准确的问题,导致绞股蓝与乌蔹莓混淆;再次,明代民间医学的发展为绞股蓝的药用实践提供了基础,但官方本草学对新发现植物的接受需要时间。
六、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中的绞股蓝:独立身份的确立
6。1
《植物名实图考》对绞股蓝的独立记载
清代吴其浚编纂的《植物名实图考》(1848年)是一部重要的植物学着作,该书首次将绞股蓝作为独立条目记载,纠正了《本草纲目》的混淆。吴其浚在书中描述:"绞股蓝,江西、湖南皆有之。生山中,延蔓,叶如小蓝叶,夏开黄花,五叶攒生,如白蔹叶而长,有疏齿,结实如豌豆大,生青熟黑,根如远志,色黄。"
这一描述准确地区分了绞股蓝与乌蔹莓的形态特征。
《植物名实图考》不仅描述了绞股蓝的形态特征,还首次明确记载了其药用功效:"补虚弱,化痰止咳"。这标志着绞股蓝从救荒植物向药用植物的重要转变,为后世对绞股蓝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6。2
清代民间对绞股蓝的应用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