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意义:菊花用量达60g,为方中重镇药之一,与决明子、蒺藜等同用,清泻肝火而不伤阴,配合大队补益药,治肝肾两亏、内障目暗,体现“寓清于补”的配伍技巧。
(五)菊花在名医方剂中的出现频率统计
通过对《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的10万余首方剂进行分析,菊花在方剂中的出现频率约为1。2%,其中:
-
解表剂中占比约15%(如桑菊饮、银翘散类方);
-
清热剂中占比约20%(如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味);
-
平肝熄风剂中占比约30%(如羚角钩藤汤、天麻钩藤饮);
-
补益剂中占比约18%(如杞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
-
眼科方剂中占比高达40%(如明目地黄丸、拨云退翳丸),凸显其“明目”功效的核心地位。
五、不同入药部位的功效差异与现代研究
(一)传统功效对比
部位
性味
主要功效
典型应用
黄菊花
甘、苦,微寒
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风热感冒、疮疡初期
白菊花
甘、苦,微寒
平肝明目,养肝阴
肝阳眩晕、目暗不明
野菊花
苦、辛,寒
清热解毒力强,兼散风热
疔疮肿毒、热毒痢疾
菊叶
苦、辛,凉
解毒消肿,祛风止痛
痈肿初起、蛇虫咬伤
菊根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