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看一下医道 > 滇南骨脂传奇 兰茂觅药记下卷(第1页)

滇南骨脂传奇 兰茂觅药记下卷(第1页)

下卷一:产后痹痛辨体质,骨脂配伍调气血

滇南的秋意渐浓,青竹村的稻田翻起金浪,可村东的李家却愁云密布——李家媳妇阿秀刚生下孩子半月,却突然得了“产后痹痛”。起初只是手腕发麻,后来连肩膀都抬不起来,夜里常常疼醒,抱孩子时胳膊一软,险些把襁褓中的婴儿摔在炕上。大柱的媳妇见状,赶紧领着阿秀来找兰茂:“先生,阿秀这病来得怪,产后身子本就虚,如今连孩子都抱不了,您快给看看!”

兰茂走进李家时,阿秀正靠在床头,脸色苍白如纸,露在外面的手腕细瘦,轻轻一碰,她就疼得蹙眉。兰茂先搭她的脉象,脉沉细而弱,再看她的舌苔,苔薄白,又问她:“产后可有受风寒?夜里是否常掀被子喂奶?”阿秀点头:“前几日夜里凉,孩子哭着要吃奶,我急着起身,没顾上披衣裳,第二天就觉得胳膊沉得慌。”兰茂心中有了数:“此乃产后气血亏虚,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所致,属‘虚痹’。若单用之前的补骨脂烟熏法,虽能祛寒,却恐伤产后虚损的气血,需在方子上加些补气血的药材。”

他转身去找松伯,松伯听闻阿秀的病情,从茅舍的药柜里取出一小包当归,又抓了些生姜:“当归性温,味甘辛,能补血活血;生姜能温中止呕,更能助补骨脂祛寒。产后虚痹,需‘温通’与‘补益’兼顾,若只祛邪不扶正,邪去而复生。”兰茂茅塞顿开,当即拟定方案:外用烟熏法调整配方,将补骨脂粗末与艾绒按1:1的比例混合,加入切碎的当归末和生姜末,制成药条——当归活血能让药气更易通达经络,生姜温性柔和,可缓冲补骨脂的燥性;内服则用黄芪三钱、当归二钱、红枣五枚,加水煎服,每日一剂,以补气血、固正气。

第一日为阿秀熏治时,兰茂特意将药条离皮肤稍远些,动作也更轻柔:“产后皮肤娇嫩,气血虚,火候不可过旺,以免烫伤或耗气。”阿秀只觉一股温煦的药气裹着淡淡的当归香,缓缓渗进肩膀,原本僵硬的肌肉渐渐放松下来。熏完后,兰茂又用温热的当归水给她擦拭手腕:“这水能活血通络,也能滋养皮肤。”连治三日,阿秀说肩膀不麻了,能轻轻抬起来;七日之后,她已能抱着孩子喂奶,脉象也从沉细变得平缓有力,脸色也添了几分红润。

李家媳妇的病好了,消息传到邻村,不少产后得痹痛的妇人都来找兰茂。兰茂一边治病,一边在竹简上补充记录:“产后痹痛,属虚痹范畴,补骨脂烟熏法需加当归、生姜,减补骨脂用量(原二比一改为一比一),防温燥伤阴;内服需配伍黄芪、当归,以气血双补。若患者兼有恶露不尽,可加益母草一钱,活血化瘀。”松伯见他记录得细致,忍不住道:“你这竹简,比老辈人的记性还可靠。我年轻时见我娘治产后痹痛,也加当归,却从没说清为何加、加多少,你这么一写,后来人用起来就不会出错了。”兰茂笑着摇头:“不是我写得好,是阿秀的病教我的——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我不过是把实践记下来罢了。”

下卷二:深山顽痹遇猎人,酒敷烟熏通瘀阻

秋末的滇南山林,落叶铺了厚厚的一层,踩上去沙沙作响。兰茂和松伯本想去后山采些过冬的药材,却在溪边遇见了受伤的猎人岩叔。岩叔趴在一块青石上,左腿肿得像根粗木桩,裤腿被血浸透,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把猎刀——他昨日追一只鹿时,不慎摔下陡坡,左腿磕在石头上,本就有的风湿痹痛突然发作,如今又添了新伤,疼得连动都动不了。

“岩叔这是‘顽痹’加‘瘀伤’,”兰茂蹲下身,按压岩叔左腿的穴位,见他在“阳陵泉”“足三里”处疼得龇牙,又看他腿上的瘀青紫黑,“老风湿本就经络瘀阻,如今又受外伤,瘀血与风寒湿邪交织,比寻常痹痛难治十倍。单用烟熏法,恐难散深层瘀血;只内服汤药,又难快速止痛。”松伯也凑过来,摸了摸岩叔的腿:“这腿摸着发凉,是寒凝血瘀之象。我倒记得老辈人治跌打痹痛,常用酒泡药擦敷——酒能活血通络,还能引药入里,或许能试试。”

兰茂眼睛一亮,当即决定“内外合治”:先制补骨脂药酒,取新鲜补骨脂籽二两、红花五钱、当归一两,泡在高度米酒中,密封三日——红花能活血化瘀,当归补血,补骨脂祛风湿,米酒引药;再调整烟熏药条,在原配方中加入少量苏木末(苏木能行血祛瘀),增强散瘀之力;内服则用桃仁、红花各三钱,川芎二钱,独活三钱,加水煎服,以活血化瘀、祛风湿。

可药酒需要泡三日,岩叔的疼却等不及。兰茂便先取来温米酒,倒在碗里,加入少许磨碎的补骨脂粉,搅拌均匀,用棉布蘸着酒液,轻轻擦拭岩叔的左腿。“酒性温,能暂时通经络、止疼痛,”兰茂一边擦,一边解释,“等药酒泡好,效果会更好。”擦完后,他点燃加了苏木的药条,在岩叔腿上缓缓熏治。岩叔起初还疼得冒汗,熏了半个时辰后,却渐渐松了眉头:“这烟里有股药香,熏着熏着,腿就不那么凉了,疼也轻了些。”

三日后果然,补骨脂药酒泡好了,酒液呈深红色,倒出来时满是药香。兰茂每日先用药酒给岩叔擦拭左腿,擦到皮肤微微发红,再进行烟熏;内服汤药也按时服用。第五日,岩叔腿上的瘀青淡了许多,能慢慢屈伸;第十日,他已能拄着拐杖站起来,左腿的疼痛只剩隐隐一丝;半个月后,岩叔竟能拄着猎刀,慢慢在院子里走动了。“兰先生,您这法子太神了!”岩叔握着兰茂的手,激动得眼眶发红,“我这老风湿缠了二十年,摔了这次,本以为要瘫了,没想到还能站起来!”

兰茂却在竹简上认真记录下这段病案:“顽痹兼瘀伤,治以‘活血祛瘀’与‘祛风除湿’并举。外用补骨脂药酒(补骨脂、红花、当归泡米酒)擦敷,配合加苏木的补骨脂艾绒烟熏;内服桃仁红花汤加独活。需注意:药酒擦敷时,若皮肤有破损,需避开破损处,防酒精刺激;烟熏时,对有外伤者,火候需更缓,避免加重伤口不适。”他还特意写下岩叔的病程变化:“首日:左腿肿胀、瘀青,不能屈伸;五日:瘀青减退,可轻微屈伸;十日:肿胀消,能站立;十五日:可缓慢行走。”松伯见了,感慨道:“你把这些都记下来,日后再有这样的病,医者一看就知道该怎么治——这就是文献的用处啊,把口传的经验,变成能流传百年的法子。”

下卷三:质疑声起辩医理,竹简成册录真知

兰茂用补骨脂治病的名声,渐渐传到了滇北的大理城。这日,城里的名医张大夫带着两个弟子,专程来到青竹村——他听说兰茂用“烟熏”“外敷”治痹痛疥癞,却从未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中见过记载,心中满是质疑:“兰先生,医道需遵典籍,你这补骨脂烟熏法,既无古籍可依,又无先贤验证,若传出去,恐误导世人,害了患者啊!”

兰茂没有反驳,只是请张大夫去了自己的住处。屋里的木桌上,摆满了竹简,有的记着病案,有的画着补骨脂的形态,还有的写着用药禁忌。兰茂拿起一卷竹简,递给张大夫:“张兄请看,这是青竹村阿婆的疥癞病案:初诊时皮肤溃烂、黄水淋漓,用补骨脂末调猪胆汁敷药,七日愈;这是老村长的风湿痹痛,烟熏七日能下床;这是岩叔的顽痹加瘀伤,内外合治半月愈。这些都不是我凭空捏造,是一个个患者实实在在的好转,是滇南百姓用身体验证过的。”

张大夫翻开竹简,只见上面字迹工整,每一个病案都写着患者姓名、年龄、症状、诊断、用药、病程变化,甚至连脉象、舌苔的变化都一一记录。他看到阿秀的产后痹痛案时,忍不住皱眉:“产后气血虚,补骨脂性温燥,你竟还敢用?不怕伤了她的阴血吗?”兰茂指着竹简上的记录:“张兄细看,我在烟熏药中加了当归、生姜,减了补骨脂用量,又内服黄芪当归汤,正是‘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既祛风寒,又补气血。阿秀用药后,脉象从沉细转为平缓,脸色也红润了,这便是佐证。”

张大夫又问:“那烟熏之法,药气如何能入经络?古籍中只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却没说烟熏能治病。”一旁的松伯忍不住开口:“张大夫,老辈人没读过古籍,却知道冬天用艾草熏屋子能驱寒,用柏叶熏衣裳能防虫。药气借烟火之力,就像水汽借风之力,能钻到骨头缝里——我年轻时得了风湿,我爹就用补骨脂熏我膝盖,熏一次就不疼了,这难道不是道理?”兰茂补充道:“中医讲究‘因势利导’,烟火之温,能助药气透皮入络,这与汤药借水之性入脏腑,是同一个道理。只是古籍未载,并非此法无效,而是先贤未及滇南,未见此草罢了。”

为了让张大夫信服,兰茂还带他去见了老村长。老村长正坐在院子里编竹筐,见了他们,笑着站起来走了两步:“张大夫,我这老腿,去年还疼得下不了床,多亏兰先生用补骨脂熏,如今别说编筐,上山拾柴都没问题!”张大夫摸了摸老村长的膝盖,没有红肿,按压也不疼,又问了些用药细节,终于松了口气:“兰兄,是我固执了。你这法子,虽无古籍可依,却有实践为证,是真正的‘源于生活’的医道。”

送走张大夫后,兰茂看着满桌的竹简,忽然有了一个念头:“松伯,我想把滇南的草药,还有这些民间的方子,都编成一本书。补骨脂只是其中一种,还有很多像它一样的草药,藏在滇南的山林里,它们的用法,都在百姓的口口相传中。我要把它们写下来,让更多医者知道,让更多地方的百姓受益。”松伯听了,激动得直点头:“好!好!老辈人总说‘好方子怕忘’,你把它们编成书,就再也不会忘了!”

从那以后,兰茂除了治病,便把所有时间都用在编撰上。他白天跟着松伯上山认药,记录草药的形态、生长环境、采挖时节;晚上就在灯下整理病案,推敲方子的用法用量,在竹简上写下“补骨脂,滇南所产,秋采籽,性温,味辛、苦,归肾、脾经,能温肾助阳,祛风除湿。外用研末调猪胆汁治疥癞顽癣,与艾绒混合烟熏治风湿痹痛,产后痹痛需加当归、生姜……”每一个字,都浸透着他的心血,也承载着滇南百姓的智慧。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