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看一下医道 > 阿尔泰藿恩记 长生天草护西征下卷(第1页)

阿尔泰藿恩记 长生天草护西征下卷(第1页)

楔子1220西域沙:燥痹困征途

蒙古大军抵达西域沙漠边缘时,秋阳烈得像烧红的铜盘,沙粒被晒得发烫,踩在脚下能透过皮靴灼到脚心。与阿尔泰山的寒湿不同,这里的风裹着沙砾,刮在人身上又干又燥,刚缓解的痹痛,竟以新的模样缠上士兵——不少人膝盖不肿了,却变得又干又硬,屈伸时像生了锈的铁轴,连握弯刀的手指都裂了口子,渗着血丝,军医称之为“燥痹”。

“帖木尔药师,这燥痹比寒痹还磨人!”士兵豁阿歹攥着干裂的手指,指缝里的血痂沾着沙粒,“涂了之前的长生天草膏,反而更干,夜里疼得直攥拳,连马缰绳都握不住了!”

帖木尔蹲下来,摸了摸豁阿歹的膝盖,皮肤干得像老羊皮,没有红肿却硬得发亮,再看舌苔,红而少津,像被晒干的戈壁石——这不是寒邪,是燥邪侵骨,之前的药膏用马奶酒熬制,偏温燥,在沙漠里用,反而像给燥火添柴。他望着远处起伏的沙丘,心里暗忖:阿尔泰山的寒痹靠温通,西域的燥痹得靠润养,长生天草的用法,得跟着地域变才行。

夜里,帖木尔坐在篝火旁,翻出巴图阿爸送的草药种子,又摸了摸怀里从西域牧民那换来的沙棘果——沙棘果在沙漠里随处可见,牧民说它能“润喉解渴,护皮防裂”。他忽然有了主意:或许,用沙棘果的汁液调和长生天草膏,能中和草药的燥性,既能驱痹,又能润燥——这又是一次新的实践,若能成,就能让大军在沙漠里继续前行。

第一卷藿棘润燥:沙途复扬鞭

帖木尔第二天一早就动手试制药膏。他先将沙棘果放在陶碗里,用木杵捣烂,纱布过滤出橙红色的汁液,汁液酸甜,带着沙漠植物特有的清劲;再取来长生天草的叶(叶子比根燥性轻,更适合燥痹),用木刀切碎,和沙棘汁一起倒进陶锅,加少量稀释的马奶酒(比之前少了一半,避免温燥),用文火慢慢熬。

“药师,为什么加沙棘果啊?这果子能治痹痛吗?”帮忙烧火的徒弟纳仁好奇地问。帖木尔搅着锅里的膏体,看着汁液慢慢和草药融合,变成淡橙黄色:“沙棘果不能直接治痹痛,却能润燥——沙漠里的燥气伤了皮肤和筋骨,像晒干的草垛,得先浇点水,才能让草药的劲儿渗进去。这就像草原上的马,渴了先喂水,再喂草,才有力气跑。”

熬了一个时辰,膏体变得黏稠,却比之前的草膏更润泽,摸起来不粘手,还带着沙棘的酸甜气。帖木尔先给豁阿歹涂在手指和膝盖上,轻轻按摩——之前硬邦邦的膝盖,按摩时慢慢软了些,豁阿歹忍不住说:“药师,这膏涂着凉丝丝的,比之前舒服多了,不烧得慌!”

帖木尔又教士兵用沙棘汁煮长生天草叶水:“每天用这水洗手洗脚,既能润燥,又能防沙砾磨破皮肤;再喝一小碗,沙棘汁能润喉咙,草药能驱痹,内外一起治。”豁阿歹按法子做,第一天涂完膏,手指的干裂就不渗血了;第三天,膝盖能灵活屈伸,握弯刀时不再疼;第七天,他能骑着马在沙漠边缘巡逻,连沙砾刮过皮靴都不觉得磨脚。

很快,“长生天草配沙棘”的法子在军营里传开,士兵们的燥痹都慢慢好了。有个负责养马的士兵,还试着用沙棘草膏涂在马的蹄子上——沙漠里的马蹄容易干裂,涂了膏后,马蹄变得坚韧,马跑起来更稳了。帖木尔把这个发现记在心里,编成口诀教给徒弟:“草叶配棘汁,燥痹能解急;涂人润筋骨,涂马护蹄疾。”

大军继续往西域深处走,沙棘和长生天草成了必备的“沙漠双宝”。帖木尔望着士兵们重新挺直的脊梁,心里明白:长生天草的智慧,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方子,而是跟着土地、跟着气候、跟着人的需要,不断调整的实践——这才是长生天真正的恩赐,是能让草原勇士闯过任何困境的力量。

第二卷藿归草原:民病得安康

1225年,西征大军凯旋,帖木尔跟着成吉思汗回到蒙古草原。此时的草原正值冬春交替,寒邪未散,不少牧民得了“春寒痹”,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有的连毡房都出不了,只能裹着厚羊皮袄蜷缩在火塘边。

帖木尔刚回到自己的毡房,邻居的牧民其其格就抱着三岁的儿子来了,孩子的脚踝又红又肿,哭着喊“疼”,连走路都要抱着。“帖木尔药师,孩子这几天在雪地里玩,回来就成这样了,涂了普通草药膏也不管用,您快救救他!”其其格的声音带着哭腔。

帖木尔摸了摸孩子的脚踝,皮肤冰凉,肿得像小馒头,舌苔白腻——这是典型的春寒痹,比冬天的寒痹轻些,却更易反复。他取来长生天草的根(冬藏的根阳气足,适合春寒),用木刀切成薄片,和温热的马奶一起煮(比马奶酒温和,更适合孩子),加了一勺野蜂蜜(调和药性,孩子也爱喝)。

“把这药汤分三次喂孩子喝,剩下的汤渣捣成泥,加少量羊油,涂在脚踝上,用羊毛裹住,别让孩子再受凉。”帖木尔嘱咐道。其其格按法子做,第二天孩子就不怎么哭了;第三天,脚踝的肿消了一半;第五天,孩子能在毡房里跑着玩,还拿着长生天草的叶子,学着帖木尔的样子“采药”。

草原上的牧民听说帖木尔回来了,都来找他治病。有个老牧民策楞,得了“久痹”二十年,每到春天就疼得下不了床,帖木尔用长生天草根配鹿筋(鹿筋能强筋骨,补久痹的虚),熬成膏给老人涂,还让老人每天喝一小碗草药马奶酒。老人用了半个月,能拄着拐杖走出毡房;一个月后,竟能跟着牧民去河边饮马,他拉着帖木尔的手说:“药师,我以为这辈子都站不起来了,是长生天草救了我,是你救了我啊!”

帖木尔还把西征路上的经验教给草原的牧民:春寒痹用草根配马奶,燥痹(草原干旱时也会有)用草叶配沙棘,产后寒的妇人用草根配黄芪(黄芪能补气血,草原上常见的草药)。牧民们把这些法子口口相传,有的还在毡房的墙上画了长生天草的图案,旁边标注用法,方便记。

有一次,帖木尔去草原深处的牧民营地,见牧民们正围着熬药的陶锅,唱着他教的口诀:“春用根,夏用叶,沙棘配着燥痹解;产后加芪补气血,久痹鹿筋强骨节。”他站在远处听着,心里满是温暖——长生天草的智慧,已经从西征的军营,走进了草原的每一个毡房,成了牧民们守护健康的“传家宝”。

第三卷藿艺传薪:辨证启后学

帖木尔年近六十时,开始物色徒弟,想把长生天草的用法和辨证的智慧传下去。他选了两个年轻人:一个是跟着他西征过的纳仁,懂军中痹痛的治法;一个是草原牧民的儿子巴特尔,熟悉草原的草药和牧民的体质,两人都踏实好学,对草药有敬畏心。

帖木尔教徒弟的第一件事,就是“辨体质”。他带两人去看不同的病人:“你们看,这个老牧民是阳虚,舌苔白,脉沉,用长生天草时要加干姜;那个年轻媳妇是阴虚,舌苔红,脉细,要加蜂蜜——不是所有痹痛都用一样的方子,得看人的身子,像草原上的马,有的要喂精料,有的要喂干草,得对症。”

有一次,一个牧民得了“湿痹”,膝盖又肿又胀,还渗着少量积液,纳仁想按之前的法子用草膏,帖木尔赶紧拦住:“这是湿痹,不是寒痹也不是燥痹,得先祛湿。我们草原上的苍术能祛湿,把苍术和长生天草一起熬膏,苍术祛湿,草驱痹,才能治根。”

巴特尔跟着熬膏,边熬边问:“师傅,怎么区分湿痹和寒痹啊?”帖木尔指着病人的膝盖:“湿痹的肿是软的,按下去会陷下去,寒痹的肿是硬的,摸起来凉;湿痹的舌苔是白腻的,寒痹的舌苔是白薄的——这些细节,得在实践里慢慢看,记在心里,比背口诀还重要。”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