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实现集中管理。例如阜阳五坑村合作社流转300亩土地,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采收,农户仅负责田间管护,收益较散户种植提高40%(散户亩产约220kg,合作社达280kg,且收购价高10%)。
四、绿色防控技术:保障“无农残”品质
针对2025年版药典对中药材农残的严格要求(新增47种禁用农药),构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体系。
-
病虫害生态防控:
-
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防治白术夜蛾,每亩放蜂1。5万头,虫口减退率达85%;施用枯草杆菌(100亿cfug)防治根腐病,防效达76%,替代传统多菌灵(残留风险高)。
-
物理防治:采用黄板诱杀蚜虫(每亩挂30块,蚜虫减少62%)、太阳能杀虫灯诱杀金龟子,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60%以上。
-
土壤改良与修复:
连作地块采用“石灰改良(调节ph)+秸秆还田(增加有机质)+生物菌肥(每亩施200kg)”组合技术,陕西三原县连作地经改良后,白术成活率从53%提升至88%,且重金属含量全部符合国家标准(铅≤5mgkg,镉≤0。3mgkg)。
五、机械化与集约化:降本增效的核心路径
通过机械化替代人工,解决传统种植“费工、低效”痛点,适应规模化生产。
-
关键环节机械化:
-
种植:采用白术专用播种机,实现开沟、播种、覆土一体化,效率达8亩小时(人工仅0。3亩小时)。
-
采收:使用根茎类挖掘机(带筛土功能),每亩采收时间从人工12小时缩短至1。5小时,破损率从15%降至3%。
-
加工:采用热泵烘干设备(控温60-65c,烘干时间8小时),替代传统柴火烘炕,有效成分保留率提升20%(苍术酮热稳定性差,传统高温易分解)。
-
集约化种植模式:
推广“林下套种”(如与杜仲、银杏等经济林套种,利用遮荫环境降低白术日灼病)、“高矮间作”(与玉米间作,玉米高秆防风,白术耐阴),土地利用率提升50%,安徽太和县林下种植基地亩均综合收益达1。2万元(单纯种植白术约0。8万元)。
六、政策与产业链协同:现代化种植的保障
-
政策支持:多地将白术纳入“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项目,给予每亩500-800元补贴(如湖北对符合gap标准的基地补贴);同时通过“地理标志”认证(如咸丰白术、平江白术),提升产品溢价能力(地标产品市场价较普通产品高20%-30%)。
-
产业链衔接:龙头企业提前与种植户签订订单,约定最低保护价(如2024年浙江某企业约定鲜品收购价8元斤,高于市场价1。5元),并提供技术指导,形成“种植-加工-销售”闭环,降低农户市场风险。
总结
白术的现代化种植已突破“看天吃饭”的传统模式,通过“良种+智能+标准+绿色+机械”的融合,实现了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转型。未来,随着基因编辑育种、区块链溯源等技术的应用,白术种植将向“精准化、可追溯、高附加值”进一步升级,为药食两用产业提供稳定、高品质的原料支撑。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