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生:根细(直径<0。5厘米)、有效成分(黄芪甲苷<0。04%)不足,不符合药用标准;
-
2年生:根较粗(直径0。8-1。2厘米),但成分积累仍不充分;
-
3年生:主根直径可达1。5-2。5厘米,长度30-50厘米,黄芪甲苷含量≥0。08%(药典标准),且木质化程度低、断面“金井玉栏”特征明显,为最佳采收年限;
-
4年生及以上:根系木质化加剧(断面中心黄白色部分变深),有效成分下降,商品价值降低。
2。
最佳采摘季节
秋季霜降后至土壤封冻前(10月下旬-11月上旬),为黄芪的黄金采收期,原因如下:
-
物候期优势:此时地上部分因低温枯萎(养分停止向茎叶输送),全部回流至根部,根系中黄芪甲苷、多糖等成分含量达到全年最高(较春季高出30%-50%);
-
品质优势:秋季降水减少,土壤湿度适中,根系含水量低(约60%-70%),加工后不易霉变,且干燥后质地坚实(“粉性足”);
-
操作便利:土壤未封冻,便于挖掘(避免冻土导致根系断裂),且根系木质化程度低,易去皮(药用黄芪需去除根皮)。
若因气候差异(如南方温暖地区),可适当延迟至11月中下旬,但需在土壤封冻前完成,否则低温会导致根系受冻,断面出现“冻斑”,影响品质。
3。
采收注意事项
-
挖掘方法:采用“深挖慢提”法,先从距植株30厘米处开挖深沟(深度50-60厘米),避免损伤主根(断裂会降低商品等级),完整取出后抖净泥土(忌水洗,防止有效成分流失);
-
去杂分级:去除残茎、须根及破损部分,按直径(粗≥2厘米为一级,1-2厘米为二级)分级,便于加工;
-
及时加工:采收后需在24小时内切片(或整根)干燥,避免堆积发热(温度超过30c会导致有效成分分解),干燥以阴干或低温烘干(≤60c)为宜,防止高温破坏活性成分。
总结
黄芪的生长以“深根、耐旱、喜光”为核心特性,依赖3年周期积累养分;其优质生长环境需满足“凉爽气候、砂质壤土、高海拔光照足”的条件;而秋季霜降后的采收时机,是保证其药用成分与商品品质的关键。这一“特性-环境-时机”的协同,正是道地黄芪(如正北芪、定西黄芪)品质卓越的核心原因。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