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看一下医道 > 薄荷疏表散微寒 熟地滋阴防燥烈(第6页)

薄荷疏表散微寒 熟地滋阴防燥烈(第6页)

戊巳年正月初一日,立春交节之时,黄连岭的“调和台”中央突然涌出青黄色气浪,气浪中裹着“肝脾不和”四字。薄荷仙子望着台上的“四逆散”雏形,柴胡的青气与白芍的赤气竟相互冲撞,白术的黄气与薄荷的青气难以交融——此乃“立春阳气初升,肝脾不和”之兆。

守台仙童小甘捧着《四气调神大论》跑来,书页上“立春者,阳气始生,肝气当令”几字被春风吹得翻动。“仙子快看!”他指着药田,只见薄荷的叶片竟一半舒展、一半蜷曲,舒展处刻着“春生”,蜷曲处刻着“肝郁”;甘草的茎叶上挂着露珠,露珠中映出“脾弱”——此乃肝强脾弱、气机不畅的征兆。

时至“东风解冻”之候,溪流中的冰块竟凝结成“肝郁”“脾虚”的字样,迟迟不化。薄荷仙子腕间的“清露铃”发出清脆的“叮”声,铃身刻着的“薄荷归根”四字竟焕发出新绿——此乃阳气萌动、调和正当时的征兆。

“速召甘草仙子、白芍仙子,”她取出“四逆散”完整方,以薄荷、甘草、白芍为基,“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少阳相火,木火相搏则气郁,需以‘疏肝理脾,调和气血’之法,佐以清热。”

第二节

甘草和·甘平益气调脾胃

少顷,两位仙子踏春而至:甘草仙子身披绿裳,腰佩“和中囊”,囊中装着甘草酸,能调和诸药之性;白芍仙子身着红裙,手持“柔肝幡”,幡面绣着“养血柔肝”的云纹。

“薄荷妹妹,”甘草仙子轻拍和中囊,气浪中竟浮现出脾胃经的土黄色轮廓,“此草甘平,能入脾经(土),益气补中,调和诸药,最宜肝脾不和之证。”白芍仙子则以柔肝幡抚平青黄气浪,“白芍酸甘,入肝经(木),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与甘草相伍,正是‘酸甘化阴’。”

薄荷仙子将三药同置“调和鼎”,鼎中腾起青黄赤三气:薄荷之青(木)化雾疏肝,甘草之黄(土)成霞和中,白芍之赤(火)为云养血,三气交融竟在鼎中凝成“太和”二字,字中隐约可见“肝—脾—气血”的调和图。

“妙哉!”白芍仙子赞叹,“薄荷辛凉(木)疏肝,甘草甘平(土)和中,白芍酸甘(火)柔肝,此乃‘木生火、火生土’的相生链,又暗合‘土疏木、木克土’的相克理,使肝脾调和,气血流畅。”

第三节

战不和·四逆汤破气郁阵

正当三药合炼之际,瘟神座下“不和使”驾着“青黄车”杀至。此车以肝郁为青轮,脾虚为黄轴,车身上刻着“脘腹疼痛”的邪咒,所过之处,药田化作两半,一半枯槁(肝郁)、一半积水(脾虚)。

薄荷仙子不慌不忙,取出“调和旗”,旗面绣着“疏肝理脾,调和气血”八字,以薄荷为君(疏肝),甘草为臣(和中),白芍为佐(柔肝)。她挥旗引动三药之气,薄荷雾化作青柳,拂动肝郁之轮;甘草霞化为春泥,填补脾虚之轴;白芍云凝成红绳,捆绑青黄二气。

不和使见状,掷出“气郁弹”,弹中裹着“腹痛泄泻”“脉弦”等黑字。薄荷仙子则以“四逆饮”迎击,饮中三药之气化作“疏”“和”“柔”三字,如春雨般渗入弹体,露出其中裹着的“不和核”——那是被魔化的“肝脾气血精”,精中刻着“寅卯”“辰巳”等邪纹。

“你等不知‘立春治宜调和’之理,”她结“肝脾气血印”,引导药气入肝脾经,“今以薄荷之疏(木)、甘草之和(土)、白芍之柔(火),三药相须,如‘春风化雨’。”

第四节

七情妙用·相须相畏展奇功

不和使见势不妙,竟释放出“不和虫”,虫身半青半黄,翅脉刻着“气血逆乱”字样。薄荷仙子急取黄连一钱投入阵中,黄连之苦(火)竟与薄荷之辛(木)形成“木生火”之势,“黄连清热,防肝郁化火,此乃‘治未病’之法。”

甘草仙子则以和中囊笼罩虫群,囊中的“和”字与白芍的“柔”字相和,竟将虫身化作和气,渗入甘草根部,竟使甘草表面浮现出“肝”“脾”“气血”的经络图。

薄荷仙子趁机以“灵飞针”刺入不和使眉心,针上刻着“立春者,调理阴阳,以平为期”,但见不和使体内喷出和气,气中竟裹着无数“平”字,被薄荷的青雾与甘草的黄霞逐一调和。

第五节

气交变·五运六气细推详

战后,白芍仙子展开“立春气交图”:“立春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少阳相火,木火相煽,易致肝脾不和。”她指尖划过“肝者,罢极之本”句,图中浮现出薄荷、甘草的配伍图示,“治之需‘疏肝不伐脾,和中不滞气’,此乃‘木郁达之’的活法。”

薄荷仙子取出五运六气盘,盘中显示:戊巳年太角木运,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少阳相火,木旺生火,易克脾土。“故以薄荷(木)疏肝,甘草(土)和中,白芍(火)柔肝,”她在《薄荷验案》中写道,“三药合而用之,使‘木火得疏,土气得养’,此乃‘五运相胜’的终极调和。”

小甘望着重新融合的青黄气浪,忽然问道:“为何加入黄连?”薄荷仙子解释:“立春阳气初升,防肝郁化火,小量黄连清热,此乃‘清热不碍春生’之理。”

第六节

验奇功·肝脾不和一朝调

恰在此时,有山民扶着腹痛的老者前来,其症见脘腹疼痛(肝脾不和)、痛泻交作(脾虚肝旺)、脉弦(肝郁)、苔薄白(脾虚)。薄荷仙子以四逆散少许吹鼻(通窍),再以薄荷二钱、甘草三钱、白芍四钱、黄连一钱,煎“调和饮”服之。

药汁入喉,老者腹中传来“汩汩”的气血流动声,少顷腹痛减轻,泄泻止,脉弦渐缓,苔白渐化。小甘观察药渣,发现薄荷与白芍竟自然缠绕,形成“木火相生”之状,甘草与黄连则如“土火相和”——此乃药性相和的微观印证。

“为何薄荷用量最少?”小甘不解。薄荷仙子解释:“立春阳气初升,需薄荷轻扬疏肝,小量即达透发之效,此乃‘少少服之,以应春气’之旨。”

第七节

尾记·节气悟理

是岁立春,薄荷仙子合四药以调和之事,被刻入药王谷“太和治要碑”。其文曰:“立春者,肝脾不和也。治之当疏肝理脾,调和气血。薄荷辛凉,疏肝透表;甘草甘平,益气和中;白芍酸甘,养血柔肝;黄连苦寒,清热防燥。四药相伍,如‘春风化雨’,共成‘太和’之功。此乃‘顺时养生’之正治,亦二十四节气循环之终章,中医智慧之永恒。”

(第二十四章完·全书终)

全书终章·薄荷的二十四节气巡礼

从大暑“轻扬解暑”到立春“调和肝脾”,薄荷以“辛凉透表”为核心,随二十四节气之变,或佐清热,或佐温阳,或佐疏肝,或佐健脾,展现了中医“一方多用”“随证化裁”的智慧。其贯穿四季的神话叙事,不仅是薄荷药性的全息展现,更是中医“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动诠释——药无贵贱,对症则灵;法无定法,顺时则效。

注:本系列以薄荷为引,串联二十四节气与中药配伍,终章以《伤寒论》四逆散收束,既呼应首章立春疏肝,又完成“生长收藏”的四季轮回,象征中医理论的圆融自洽。每个节气的“轻剂”应用,均体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经典治则,最终以“太和”理念升华,暗合中医“以平为期”的终极追求。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