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中国古代名人传记有哪些 > 第153章 陈琳(第4页)

第153章 陈琳(第4页)

陈琳的诗歌代表作《饮马长城窟行》堪称乐府诗歌的杰作。

这首诗以秦代修筑长城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描写征夫在长城边饮马的场景,深刻地展现了繁重徭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

诗的开篇“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短短十个字,便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

征夫们在寒冷的长城边饮马,刺骨的河水不仅伤害了马的骨头,也刺痛着征夫们的心。

接着,诗人通过征夫与长城吏的对话,进一步揭示了徭役的残酷。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长城吏无情地催促着征夫们加快劳作进度,而征夫们却发出了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的悲愤呐喊,表达了他们对徭役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诗中“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几句,描绘出了一幅战争导致家庭破碎的悲惨画面。

无数的青壮年男子被迫前往边疆修筑长城,留下家中的妻子独守空房,成为寡妇。

而丈夫与妻子之间的书信往来,更是将这种悲剧推向了高潮。

征夫在信中无奈地写道:“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他深知自己归期无望,为了不耽误妻子的青春,竟劝妻子改嫁。

妻子的回信则更加令人心碎:“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拘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她对丈夫的劝嫁感到愤怒,同时也道出了在乱世中人们对生育的无奈和悲哀。

这首诗艺术地概括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的先河。

它以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杜甫《兵车行》中“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等句,就被认为是从陈琳诗句“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意化而来。

可见,《饮马长城窟行》对后世的乐府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一场可怕的瘟疫席卷中原大地。

这场瘟疫来势汹汹,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许多文人雅士也未能幸免。

陈琳不幸染病,尽管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但曹操对他十分重视,想尽办法为他医治。

然而,病魔无情,陈琳最终还是没能战胜疾病,与世长辞,一代才子就此陨落。

陈琳的安葬之地,存在多种说法。一说葬于盐城大纵湖七子岛上,当地传说陈琳祖籍即在大纵湖镇,葬处为古射阳堤畔射阳村(今流均沟西四里),且有人声称发现过陈琳的墓穴。

但也有说法认为他葬于下邳,因其死于军中,而下邳为古战场,曹操曾在此征战;还有说葬于邯郸,因唐人温庭筠拜谒陈琳墓时有“铜雀荒凉对暮云”之句,推测其葬于铜雀台下;另外,明清两代《宝应县志》记载陈琳墓在县治东六十里射阳庄,《宝应图经》也提及多部古籍认为陈琳墓在宝应射阳村

晚唐诗人温庭筠曾作《过陈琳墓》凭吊这位建安才子:“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理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在这首诗中,温庭筠表达了对陈琳才华的敬仰和对其命运的惋惜。

他仿佛与陈琳的灵魂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慨自己与陈琳一样,空有才华却难以施展。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