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与曹操的军队隔河对峙。
开战初期,袁绍的军队占据优势,接连击败曹操的先锋部队。
可沮授却敏锐地发现,曹操的军队虽然败退,却没有溃散,反而在暗中调整部署,似乎在等待时机。
他再次向袁绍进言:“曹操虽然连败,却并未伤筋动骨。我们应该加强防守,防止曹操偷袭。尤其是乌巢(今河南封丘),那里是我们的粮草重地,必须派重兵把守。”
袁绍却不耐烦地说:“我军连胜,曹操已经吓得不敢出战了。乌巢有淳于琼率领一万士兵把守,足够安全。先生不必再杞人忧天。”
沮授还想再劝,郭图却在一旁说:“沮授将军是不是老了?总是说些丧气话,动摇军心。”
袁绍听了,更加不满,干脆把沮授软禁在营寨里,不准他再参与军事决策。
不久后,曹操果然采纳了许攸的计策,亲自率领五千精锐骑兵,连夜偷袭乌巢。
淳于琼虽然率军抵抗,却因为准备不足,最终被曹操击败,乌巢的粮草也被全部烧毁。
消息传到袁绍的营寨,全军大乱。
曹操趁机率军出击,袁绍的十万大军瞬间崩溃,士兵死伤无数,谋士和将领也大多被俘或战死。
袁绍见大势已去,只能带着少量亲信,仓皇逃回冀州。
而被软禁在营寨里的沮授,因为来不及逃跑,被曹操的士兵俘虏了。
沮授被押到曹操面前时,身上还穿着袁绍的将军铠甲,头发散乱,却眼神坚定,不肯跪下。
曹操早就听说过沮授的才干,见他被俘,连忙起身,亲自为他解开绳索:“先生是天下奇才,可惜袁绍不能重用先生。如今袁绍已败,先生若肯归降我,我必以心腹待之,与先生共图大业。”
沮授却冷冷地看着曹操:“我是袁绍的臣子,如今袁绍虽败,我却不能背叛他。曹操,你若杀了我,我无话可说;若想让我归降,绝无可能!”
曹操还想劝说:“先生何必如此固执?袁绍听信谗言,不用先生的良策,才导致失败。先生若归降我,我必让先生的才能得以施展,岂不比跟着袁绍强?”
沮授摇了摇头:“我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当年我投效袁绍,是想辅佐他平定天下,救万民于水火。如今袁绍虽败,可我不能违背初心。曹操,你虽有雄才大略,却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臣,实为汉贼。我沮授,绝不会为汉贼效力!”
曹操见沮授态度坚决,心里既敬佩又惋惜。
他叹了口气:“先生真是忠臣啊!若袁绍能像我一样重用先生,我未必能击败袁绍。”
说完,他没有杀沮授,而是把他软禁在自己的营寨里,希望能慢慢说服他归降。
可沮授却始终没有放弃逃跑的念头。
他知道,自己是袁绍的臣子,必须回到袁绍身边,就算袁绍已经败了,他也要陪着袁绍,共渡难关。
有一天夜里,沮授趁着看守的士兵不注意,偷偷解开了绑在马厩里的一匹马,骑上马就往冀州的方向跑。
可没跑多远,曹操的追兵就赶了上来。
沮授知道自己跑不掉了,他勒住马,回头看着追兵,大声说:“我沮授,生是袁氏人,死是袁氏鬼,绝不会降曹!”
追兵不敢擅自做主,只能把他押回曹操的营寨。
曹操得知沮授逃跑的消息后,心里很失望,却也明白沮授是“宁死不降”。
他看着被押回来的沮授,沉默了很久,最终叹了口气:“先生既然如此忠于袁绍,我也不勉强先生了。只是,我不能放先生回去,因为先生的才能太高,若回到袁绍身边,将来必成我的后患。”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十月,曹操下令,将沮授处死。
临刑前,沮授面朝着冀州的方向,跪下磕了三个头,然后大声说:“袁绍!我沮授,尽力了!未能辅佐你成就大业,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若有来生,我还愿做你的臣子!”
说完,他从容地闭上了眼睛,刽子手的刀落下,一代忠臣,就此殒命,年仅四十六岁。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