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帝沉迷酒色,在西园修建“裸游馆”,终日与宫女嬉闹,甚至将朝政大权交给宦官集团。
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凭借灵帝的宠信,专横跋扈,卖官鬻爵,甚至干预军事,引起了士族阶层和外戚集团的强烈不满。
何进作为大将军,自然成为反对宦官集团的核心人物。
此时的何进,已经不再是那个谨小慎微的屠户出身的官员。
多年的官场历练,让他逐渐变得野心勃勃。
他在洛阳城南修建了豪华府邸,“连栋数百,膏田满野”,甚至模仿皇宫的规格设置仪仗。但他深知,要想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铲除宦官集团——这不仅是权力斗争的需要,也是士族集团对他的期待。
当时的宦官集团势力盘根错节,渗透到朝廷各个角落。
张让等人不仅控制着灵帝的起居,还掌握着部分禁军兵权,甚至能随意任免地方官员。
据《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十常侍“父兄子弟布列州郡,所在贪残,为人蠹害”,其家族在地方作威作福,激化了社会矛盾。
何进与宦官集团的矛盾,本质上是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对皇权的争夺,也是士族阶层与寒门势力的利益冲突。
何进首先采取的策略是拉拢士族。
他任命袁绍为中军校尉,袁术为虎贲中郎将,让他们掌握部分禁军兵权;又举荐荀攸、陈琳等名士进入幕府,为自己出谋划策。
这些举措让他获得了“党人”的支持——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中,士族官员与宦官集团势不两立,何进的反宦官立场自然赢得了他们的好感。
然而,何进的计划却遭到了妹妹何太后的反对。
何太后之所以能登上皇后的宝座,离不开宦官集团的支持——当年她毒杀灵帝的另一位贵人王荣,险些被废,正是张让等人向灵帝求情才得以保全。
因此,她对铲除宦官集团持保留态度,多次告诫何进:“宦官统领禁省,自古有之,何必赶尽杀绝?”
何进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他急于铲除宦官集团,以绝后患;另一方面,他又不敢违抗太后的旨意,担心引起宫廷动荡。
这种优柔寡断的性格,成为他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陈琳曾劝谏他:“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
但何进始终未能下定决心。
为了打破僵局,袁绍向何进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召集地方豪强率军入京,以武力逼迫太后同意铲除宦官集团。
这一建议遭到了曹操等人的反对,曹操认为“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耳。
若欲治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
尚书卢植也劝谏道:“大将军总揽朝政,当以静制动,若召外兵,恐生祸乱。”
但何进却认为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他的考量有三:一是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可对太后形成威慑;二是借助外力壮大自己的势力,平衡士族集团的影响;三是他对自己的军事实力过于自信,认为即便地方豪强入京,也能掌控局面。
于是,他下令召董卓、丁原、桥瑁等地方豪强率军入京。
董卓时任并州牧,素有野心,曾多次违抗朝廷命令。
丁原是武猛都尉,驻守河内郡,其部将吕布勇猛过人。
何进召这些人入京,无疑是引狼入室。
时任主簿的陈琳尖锐地指出:“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耳。”
但何进此时已经被权力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任何反对意见。
更致命的是,何进在召外兵的同时,未能对宦官集团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他既没有解除宦官的兵权,也没有控制宫廷禁卫,甚至还频繁出入皇宫,给了宦官集团可乘之机。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