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中国古代名人传记有哪些书 > 第259章 董卓(第3页)

第259章 董卓(第3页)

连汉灵帝的母亲永乐太后的侄子也未能幸免,其府邸被士兵洗劫一空,家人惨遭屠戮。

更令人发指的是,董卓甚至将魔爪伸向皇家陵寝:他下令挖掘邙山之上的帝王及公卿陵墓,盗取其中的珍宝,“又奸乱公主,妻虐宫人”,将洛阳变成了人间地狱。

对于反对他的士人,董卓更是毫不留情。

袁绍、曹操等人逃离洛阳后,他下令逮捕其家族,“诸袁死者五十余人”;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曾劝董卓“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人心”,后因反对董卓迁都而被斩首;侍御史扰龙宗只因晋见时忘了解除佩剑,便被董卓当场打死。

这些暴行让“天下士人,莫不愤怒”,也为日后的“关东讨董”埋下了伏笔。

董卓的倒行逆施,终于点燃了天下诸侯的怒火。

初平元年(190年),勃海太守袁绍被推举为盟主,关东各州郡起兵讨伐董卓,组成“关东军”,由此拉开了汉末军阀混战的序幕。

关东军虽声势浩大,实则各怀鬼胎:袁绍想借机树立威望,曹操欲匡扶汉室,袁术则觊觎皇位,其他诸侯多持观望态度。

但即便如此,联军的出现仍让董卓感到了威胁。

他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胜利——比如派遣徐荣在荥阳大败曹操,令孙坚一度受挫——但内心深处对关东联军仍存畏惧,尤其是担心洛阳地处中原,四面受敌,难以固守。

同时,他也急于摆脱关东士人的包围,回到自己势力范围所在的关中地区。

于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浮出水面——迁都长安。

迁都之举堪称一场浩劫。

董卓强迫洛阳数百万百姓西迁,沿途“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

百姓们被迫放弃家园,带着简陋的行李在士兵的皮鞭下前行,许多人因饥饿、疾病或反抗而死,尸体沿途堆积,竟阻断了道路。

更残忍的是,董卓为了断绝百姓的归乡之念,下令焚烧洛阳城:“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

这座自西周以来便作为帝都、历经数百年繁华的城市,就此化为一片焦土。

《后汉书》记载,大火燃烧了数月不熄,昔日的亭台楼阁、市井街巷,尽成灰烬,“鸡犬亦尽,室屋荡尽,无复行人”。

迁都长安后,董卓的权势达到顶峰。

他自封为太师,号“尚父”——这是姜子牙曾获的尊号,董卓以此暗示自己是“辅佐天子的圣人”。

他还为自己设置了“相国府”,其规模与皇宫无异,府中设有“诏狱”,可随意逮捕审判官员;又命人在郿县(今陕西眉县)修建了一座“万岁坞”,高厚各七丈,坞内囤积了足够三十年食用的粮食与无数珍宝,“金玉、缯帛、珍玩,积如丘山”。

董卓曾得意地对亲信说:“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这种短视与贪婪,早已注定了他的败局——他从未想过如何治理天下,只想着如何保全自己的财富与性命。

然而,长安的繁华并未让董卓收敛其残暴。

他以酷刑威慑群臣,“法令苛酷,爱憎淫刑,更相被诬,冤死者千数”。

一次,他在郿坞设宴,竟将数百名反抗他的“山东兵”押至席间,当场施以“大解”(肢解)之刑,“先断其舌,次斩手足,次凿其眼目,以镬煮之”。

受刑者的惨叫响彻宴厅,赴宴的官员吓得浑身发抖,董卓却“饮食自若”,甚至以此为乐。

这种极端的恐怖统治,让朝堂之上人人自危,官员们见面不敢交谈,路上相遇只能以目示意。

董卓的经济政策更是加速了社会的崩溃。

他为了搜刮财富,下令熔毁长安及洛阳的铜人、铜钟、铜马等,铸造劣质的“小钱”——这种钱直径不足一寸,没有花纹,重量仅为正常五铢钱的五分之一。

大量劣质货币涌入市场,导致物价飞涨,“谷石至数万”,百姓用一车钱都买不到一石米,许多人因饥饿而死,“人相食”的惨剧屡见不鲜。

长安城内,“民人相食,白骨盈积”,曾经的帝都沦为人间炼狱。

更致命的是,董卓的多疑与残暴导致其内部人心离散。

他对麾下将领动辄打骂诛杀,即使是李傕、郭汜等心腹,也常因小事而遭斥责。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