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中国古代名人传记有哪些书 > 第240章 赵嫣(第2页)

第240章 赵嫣(第2页)

帐内灯火通明,公孙瓒正与诸将商议军情,案上的舆图标注着鲜卑与乌桓的部落分布。见她进来,公孙瓒指了指舆图:"听闻你父亲曾在常山郡绘制过山川图,可知如何从渔阳奇袭乌桓的柳城?"

这一问出乎赵嫣意料,却也正中她下怀。

她上前一步,指着舆图上的一处山谷:"此处名为断云谷,夏季山洪频发,乌桓人必不设防。若从这里出奇兵,三日便可抵达柳城。"

帐内诸将哗然。"一个女子懂得什么军事?"副将严纲嗤笑道,"断云谷根本无路可走!"

"我父亲的笔记里记载过。"赵嫣不卑不亢,"建和三年,乌桓王丘力居曾从断云谷出兵劫掠渔阳,可见此路可行。"

她取过笔墨,在舆图上勾勒出具体路线,"只需避开汛期,用羊皮筏渡过溪流,便能直插柳城后方。"

公孙瓒看着她清晰的思路,又想起她父亲赵昂曾是北疆有名的地理学家,不禁点头:"说得有理。严纲,你带三千骑兵,按赵姑娘说的路线行进。"

严纲虽不服气,却不敢违令。

临行前,他故意刁难:"赵姑娘既如此熟悉地形,不如随我同去?"

赵嫣毫不犹豫:"愿往。"

断云谷的行军比预想中更艰难。

谷内荆棘丛生,溪流湍急,有士兵抱怨不该听信女子之言。

赵嫣却沉默着拔出青萍剑,斩除挡路的藤蔓,甚至亲自试水深浅。

行至一处悬崖,她见士兵们畏缩不前,竟第一个攀着岩石爬了上去,在崖顶放下绳索。

严纲看在眼里,渐渐收起了轻视之心。"赵姑娘,你这身手,比许多汉子都强。"

"乱世之中,女子若不强,早就成了路边枯骨。"赵嫣擦拭着剑上的血迹,"我只求将军能大胜而归,让幽州百姓少受些劫掠之苦。"

三日后,大军果然抵达柳城近郊。

乌桓人毫无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首领蹋顿仅带着少数亲卫逃脱。

缴获的牛羊马匹堆积如山,严纲在庆功宴上,亲自为赵嫣斟酒:"姑娘的智谋,严纲佩服。"

赵嫣接过酒杯,却没有饮下:"我有一事相求。"

她取出父亲绘制的《北疆舆图》,"常山的族人还在受苦,恳请将军奏请朝廷,派兵收复失地。"

公孙瓒得知此事,对赵嫣愈发器重,不仅上奏朝廷为赵家平反,还让她担任"记室令史",负责整理军中文书。

在白马义从的营地里,这个穿皮甲、配短剑的女子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她能在帐中草拟檄文,也能在演武场弯弓射雕,连公孙瓒都常说:"我麾下诸将,论心细如发,无人能及赵嫣。"

初平二年,袁绍与公孙瓒在界桥大战。

战前,赵嫣根据俘虏的供词,绘制出袁绍军的布防图,指出其左翼是麴义的先登死士,战力最强,右翼则是新招募的流民,防备薄弱。

"将军可佯攻左翼,吸引敌军主力,再派精锐奇袭右翼。"

她在帐中推演,"麴义虽勇,却性情急躁,必倾巢而出,届时中军空虚,便是破敌之机。"

公孙瓒依计行事,果然大胜。

战后清点战利品时,士兵从袁绍的辎重营里搜出一箱书信,全是朝中大臣与袁绍的密函。

诸将都主张公开这些信件以打击袁绍声望,赵嫣却道:"乱世之中,人心易变。不如将信件全部烧毁,示以宽容,或许能让那些摇摆不定者归附。"

公孙瓒起初犹豫,最终还是采纳了她的建议。

消息传开,果然有不少郡县倒戈归顺。

有人不解,赵嫣解释道:"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烧毁信件看似示弱,实则是收服人心的上策。"

这年深秋,赵嫣收到常山传来的消息:姑母已带着族人重返真定,重建家园。

她站在幽州的城楼上,望着南飞的雁群,忽然想起父亲教她的《诗经》:"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她想,这乱世的风雨再大,只要人心不散,总有云开月明的一天。

兴平元年,公孙瓒在易京修筑高楼,囤积粮草,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锐意进取。

赵嫣看着帐中堆积如山的文书,许多郡县的求援信都被搁置,心里渐渐生出忧虑。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