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中国古代名人传记有哪些书 > 第229章 徐氏(第1页)

第229章 徐氏(第1页)

建安三年的暮春,庐江舒县的雨总带着三分缠绵。

徐府后院的枇杷树刚挂了青果,檐角的铜铃被雨丝打湿,晃出的声响都闷了些。

廊下坐着个年方十六的少女,素手拈着绣绷,指尖下的并蒂莲已初见模样,正是徐琨的独女,名唤则徐氏。

“小姐,都尉府又派人来送新茶了。”侍女青禾捧着个锡罐进来,鞋尖沾了些泥点,“听说那是江东孙策将军特意从丹徒带来的雨前龙井呢。”

徐氏抬眼时,鬓边的珍珠耳坠晃了晃。

她生得极美,不是江南女子常见的柔婉,眼尾微微上挑,鼻梁挺秀,偏偏肤色是冷玉般的白,笑起来时才泄出三分暖意。

“收着吧,回头让账房记上。”她低头继续绣活,丝线穿过素娟的声音轻得像叹息,“父亲还在营中?”

“都尉说今晨孙策将军召他议事,怕是要晚些回来。”青禾给炭盆添了块银骨炭,“小姐,您说咱们庐江真能安稳下来吗?前阵子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听说许都那边动静不小呢。”

徐氏的绣针顿了顿,针尖刺破了一小片莲瓣。

她望着窗外被雨水打斜的芭蕉叶,轻声道:“乱世之中,安稳从来不是旁人给的。”

这话里的冷静,不像个深闺少女该有的。

她自小跟着父亲在军营长大,见惯了旌旗变幻,听熟了金戈铁马,那些闺阁女儿的情思,早被她藏在了针脚深处。

这年秋天,孙策亲率大军攻皖城,徐琨随军出征。

徐氏在府中整理父亲的兵书,无意间翻到一页批注,是孙策的笔迹:“庐江险塞,当以心腹守之。”

墨迹还新,旁边父亲添了行小字:“女已长成,可托大事。”她指尖抚过那行字,忽然懂了父亲为何总在议事时让她旁听。

十月,皖城破。

孙策班师回吴郡时,特意到徐府探望。

他身着银甲,腰间悬着古锭刀,见了徐氏便笑道:“徐家有女,果然名不虚传。前日听闻你为守军眷属筹粮,竟能说服城中富户捐出三成存粮,这份胆识,寻常男子也不及。”

徐氏敛衽行礼,声音平静无波:“将军谬赞。不过是念及城破之后,妇孺无依罢了。”

孙策看着她,忽然话锋一转:“我有一弟,名权,年方十八,英敏果决。若将你许配于他,你可愿意?”

炭盆里的火星噼啪爆了声。

徐氏抬起头,正对上孙策坦荡的目光。

她知道这不是求娶,是结盟。

庐江徐家是本地望族,父亲手握兵权,孙策要在江东站稳脚跟,需得这样的助力。

而她,就是那枚最恰当的棋子。

“愿听父亲与将军安排。”她答得干脆,没有丝毫扭捏。

建安五年,徐氏嫁入吴郡。

婚礼那日,江风卷着红绸掠过城门楼,她坐在花轿里,听着外面百姓的欢呼,忽然想起舒县后院的那棵枇杷树。

如今该挂满黄澄澄的果子了吧。

孙权那时还不是后来的吴大帝,只是个眉眼尚带青涩的少年将军。

他初见徐氏时,总被她那双过于沉静的眼睛看得不自在。

新婚之夜,红烛摇曳,他举杯道:“你若不愿……”

“夫君不必多言。”徐氏接过酒杯,与他轻轻一碰,“既入孙门,自当尽妇道,分君忧。”

她仰头饮尽杯中酒,酒液辛辣,却让她想起父亲教她看地图时说的话:“天下棋局,落子便不能悔。”

婚后的日子,比徐氏预想的要平静。

孙权常在外征战,她便在府中打理家事,闲暇时研读他留在案头的奏章。

有次孙权回府,见她在批注一份关于盐铁专营的文书,字迹遒劲,竟有几分其父徐琨的风骨。“你也懂这些?”他有些惊讶。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