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抬头,目光如炬,“陛下若再偏听偏信,恐遭天下人耻笑!”
这一眼让导演眼前一亮:“对!就是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
他转头对服装组说,“以后多给苏老师准备点‘吵架戏’,这眼神绝了!”
拍摄间隙,苏明远坐在廊下休息,看着自己束发的玉簪发呆。这簪子是从古董店淘来的,刻着庆朝特有的蟠虺纹,与他前世书房里的那支一模一样。指尖摩挲着簪头的纹路,他忽然想起第四卷里被杀手追杀的夜晚,那时他用这支簪子挑开了刺客的面罩,却发现对方眼里满是迷茫
——
原来,古今之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根。
“苏老师,您上热搜了!”
场务小张举着手机跑过来,屏幕上
“苏明远
古装封神”
的词条下,满是网友的考据帖。有人用
3d
建模复原了他的朝服,发现竟与故宫藏的唐代朝服残片完全吻合;更有人扒出他睡觉时穿的寝衣,右衽大袖的样式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衣物模型如出一辙。
“这簪子!”
林婉儿指着一张特写图惊呼,“上朝用玉簪,居家换木簪,苏明远你连这个都考究?”
“《明史》有载‘士大夫簪笄以时’,”
苏明远从袖中摸出另一支木簪,“某幼时受先生教导,曾被罚抄《礼记?玉藻》百遍,至今不敢忘。”
他忽然轻笑,“李芳姐说这是‘强迫症’,却不知,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规矩。”
这话让周围人都静了下来。阿巧望着他发间的木簪,忽然想起他曾说过的
“铁盒传音器”“飞鸽传书”——
这个把现代手机当
“千里传音筒”
的古人,却在服饰礼仪上较真到了骨子里。
“苏老师,”
小张忽然开口,“您说我们现代人,还能找回这些老祖宗的规矩吗?”
苏明远望着远处的仿古廊桥,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织出一片锦绣。他想起第五卷里自己成立的
“古今文化交流基金会”,想起古代势力首领穿越到现代后,对着自动门目瞪口呆的模样。
“规矩不是枷锁,”
他轻声说,指尖抚过襕衫的襕布,“是让我们知道,自己从何处来。”
他忽然站起身,梁冠上的玉珠再次轻响,“就像这襕衫,看似是块布,实则是‘上衣下裳’的千年传承。”
午后的阳光越发浓烈,剧组转场到花园拍休憩戏。苏明远换上居家用的木簪,青衫磊落,坐在石桌前研磨。林婉儿穿着便服过来,见他正对着一方端砚出神,砚台里的墨色竟与庆朝贡墨别无二致。
“在想什么?”
她轻声问。
“想这墨,”
苏明远执起墨条,“现代墨汁虽方便,却少了‘轻胶十万转’的韵味。某曾用三个月时间,按《墨经》古法制墨,却在晾晒时被李芳姐误当‘黑炭’丢了。”
林婉儿想象着李芳举着墨块喊
“哪儿来的煤球”
的场景,不禁笑倒在石凳上。苏明远看着她发间的缠花,忽然伸手替她调整位置:“这簪子该向右斜三分,《妆台记》云‘斜簪云鬓欲生情’,姑娘这般,倒像个急着赶考的书生。”
“你还敢笑我!”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