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母亲便央着父亲翻遍了典籍,替我取了个家名,叫做苏平安,取平安之意。我私下觉得这是个十分没有品位的名字,单调简单得令人发指。
我问师傅苏平安这个名字如何,师傅翻着古书,说了一句:“平安和乐,甚好甚好。”我私下觉得师傅这是在敷衍我,这个名字分明没有半点儒雅气息,又俗得十分浓重。
因着家中父亲取的名字实在俗气,于是我便从了师傅替我取的“奈渊”这个道号。
早几年的时候,师傅皆寄住在城南山上的道观里。等到我十一岁,师傅对母亲说要带我四处游历,体验各地风土民情,以便体察人民疾苦。
母亲便这样又被师傅忽悠了,当天夜里便替我收拾了行李,翌日便含着满心不舍将我送出家门。我时常想,师傅说的话分明十分没有道理,为何母亲总也听得连连点头?这事我思考了很久,终于有一天,我想明白了,我觉得一定是师傅长得十分老实的缘故。
我十一岁随师傅出门游历,也是十一岁,我第一次接触术法。从前我竟然不晓得,我这个道姑师傅,竟然是个有真本领的。
大约是我真的如母亲猜想的一般天赋异禀,等到十五岁,我便能收服一些小妖怪了。
我对我的进步十分满意,可师傅却说我愚笨得很,学了四年竟然才堪堪能收服一些小妖。
终于,我长到十八岁的时候,能够收服一些中等妖怪了。师傅却仍旧板着脸说我学得太慢太慢。
今次,我是便随师傅赶赴鹿吴山一处闹鬼十分严重的地方,说是已经有百人受害,被啃食得一干二净,骨头被扔在鹿吴山脚下,堆积成了一座小山。
我与师傅日夜兼程,于一天黄昏时刻,赶到了鹿吴山脚下。
鹿吴山树木繁多,青翠浓郁的色彩盖满了整个儿山体。只有山脚下的白骨十分显眼。
我抬头看鹿吴山,对正缄默不语的师傅问道:“师傅,你说,这座山时真的有鬼么?还是是妖怪?”说罢便转头看师傅。
师傅拿着一本书,正看得起劲,头也不抬便说道:“从前我给你的古籍,你都没有看过么?这处叫鹿吴山,鹿吴山上,有一种长得像普通雕鹰却在头上生出角,叫声像婴儿的异兽,名唤蛊雕。”
我听完师傅的话,慢吞吞说道:“师傅,那些典籍我看过。可书里说‘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这说明鹿吴山是没有草木的,可师傅你瞧,这座山草木繁多。”
说罢我便拿手指着高大的鹿吴山,师傅抬首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然后说道:“嗯,果真草木繁多。”
师傅说完这句话便又低头继续看书,我大感无奈,只觉得师傅十分不靠谱。
“师傅,天快黑了,我们是否要找地方借宿?”我也不想再为鹿吴山是否有草木这件事多做纠缠,现下天快黑了,我比较关心今晚是否能够有地方借宿。
若是不能找到住的地方,那么便要在野外度过了。这世道,妖怪多,爱吃人的妖怪更多,我可不愿遇上那些吃人妖怪,又要一番麻烦。
师傅听完我的话,终于从手中的书籍中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天边将沉未沉的夕阳,说道:“嗯,就地生火吧。”
“就地生火?师傅,你这是开什么玩笑?是觉得我细皮嫩肉,正合适喂鹿吴山的妖怪么?”我对着师傅无奈说道。
师傅却低头寻找着什么,也不理会我说的话。半晌,她终于从不远处寻了一块大石头,就着石头坐下,继续看手中的书。
师傅果然是个艺高人胆大的,竟然面对着一座白骨小山也能坐得安稳。如此,我便也不好说些什么,坐到了师傅对面。
天边的夕阳,几乎快要完全消失,天色也渐渐暗下来了。我就着鹿吴山,寻了一些干柴,摸出打火石准备生火。
然而对面的师傅却说道:“为师教导你那么久,你却还只能用打火石生火么?”
额,师傅教导我五行之法,以术法生火其实再简单不过,可我并不擅长。
师傅随意伸手一点,我面前的干柴便着了,我只得讪讪收回生火石,揣在怀中。
&;lt;div&;gt;
第三十四章:神仙
&;lt;div ;id=&;quot;chaptercontentper&;quot;&;gt;
夕阳西沉,天色逐渐暗下来,只有师傅点的火堆显得十分扎眼。明晃晃的火焰,照亮了我们这一小片地方。
不远处的白骨堆,时不时会蹿出老鼠,有时也会有白骨从上面掉下来,砸得闷闷一声响。
师傅坐在我对面一声不吭地看书,我几次搭话也没理我。我十分无聊,只得一个人拿了根小树枝伺弄火堆。
天色越来越暗,天上不见半点星光,只有一团朦朦胧胧的毛月亮,挂在天空上。
我十分好奇师傅如何能在这种晦暗不明的地方看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