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一出,立刻遭到了大家一致的鄙视,大家觉得他还是太年轻了,考虑问题太简单了。李世民看到他的提议和自己的想法相左,也就懒得再问他了。
倒是魏征觉得有必要听听他的意见。他说道:“梁王殿下的意见也许有他的道理,不妨听他说说。”
李说道:“募兵制的优点是:
其一,常备军训练时间长,官兵不仅个人技战术水平高,相互之间磨合时间长,配合默契,战斗力比起临时征召的府兵,不是一个档次的。
其二,要想长期控制草原,必须要在草原上保持一支强大的常备军,随时平定可能出现的反叛。”
李世民心情正不好,有些不耐烦地说道:“你说的这些,大家都知道,可是募兵制的缺点如何解决?”
李说道:“第一个问题,就是军费问题。
首先,经过了对草原民族的一战,大唐威名远播,震慑四方。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唐基本上不会受到外地的威胁,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因此,并不需要保持一支庞大的军队。只要有一支不超过15万人的常备军就可以了。而这支常备军主要用来守卫边防要点,国内战略要地,以及在草原上驻军。这种军队的规模,大唐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其次,我所说的募兵制,和以往的募兵制不同,叫做义务兵役制。”
听到这里,李世民问到:“什么叫义务兵役制?”
李说道:“凡是大唐臣民,都有捍卫大唐安全的义务。大唐所有17岁至21岁的青年男子,都必须在官府等进行兵役登记,国家有权征调其入伍。
义务兵役制士兵服役为两年。服役士兵只需要发放微薄的津贴,但是在服役期间,对其家庭可以进行适当的赋税减免。”
这时,房玄龄插嘴说道:“你这不是募兵制,是征兵制。”
“对,就是征兵制。”李说道。
接着,他就把后世义务兵役制的情况,一一进行了介绍。
等他介绍完了,李世民说道:“这个办法也不是不行,关键是如何管理军队呢?”他最关心的是现在的那些将军们如何安排。
李说道:“这次参战的部队,就按照义务兵役制的标准,保留15万人左右的规模,以后就按照义务兵役制的办**换士兵。
军官们在这15万人中,能够配备多少,就算多少。其余的军官全部转入预备役。”
接着他介绍了预备役的管理办法。”
作为兵部尚书,房玄龄十分高兴,军官们基本上都有了出路,他这个兵部尚书就好当了。
可是李世民就不满意了,他担心的就是将军们手握兵权,担心他们尾大不掉,叛逆谋反。
长孙无忌、岑文本和魏征也不满意,他们认为梁王没有说到点上。
李说道:“自古以来,军队的将领掌握军队,容易形成个人的势力,遇到心怀不轨的将领,就可能利用其掌握的军队反叛。我想,大家担心的是这个问题吧?”
众人相互看了一眼,李世民问道:“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第一百二十八章 是朕的好儿子
李说道:“这就是管理体制的问题。以往的军队将领个人的权力太大,对军队有绝对的权利,因此容易形成个人对军队的控制。使得国家的军队变成了个人的军队。
我的办法是实行政治委员制度。
政治委员就是挑选忠于皇帝军官,担任军队的政治主官,他和军事主官是平级的,这样军队就成为了双主官。政治委员管理军队的日常事务,军事主管管理军事训练。
两个人互相制约,那么其中一个人想控制部队就不那么容易了。
为了确保皇帝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在一支军队里,还要任命其中的主要军官为委员,与军政主官共同组成委员会,重大问题必须由委员会讨论通过,实行民主集中制。”
接着,李解释了民主集中制的实施办法。
李世民听的津津有味。
长孙无忌赞道:“这真是一个好办法,这样,任何一个将领想控制部队,进行反叛,都必须征得大部分人的同意,几乎不可能做到。好,真是个好办法啊。”
李接着说道:“为了防止军政主官相互勾结,在几支部队中,每两年都要进行主官对调交流。这样,就保留了强悍的将领,又不至?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