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朗检查了入射角数据,确保飞行路径角为-6。48度,误差不能超过0。5度。
他低声说:“角度必须完美,太陡我们会烧毁,太浅我们会弹回太空。”
奥尔德林盯着显示屏,报读数据:“滚转0度,俯仰150度,偏航1度。”
柯林斯确认:“姿态锁定,系统正常。”
三人重新安装了发射座椅,固定好安全带,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重力加速度。
座椅的金属框架在舱内发出轻微的吱吱声,提醒着他们即将面临的剧烈震动。
12月21日12:35EDT(16:35UTC),指令舱以36194英尺秒(约合11032米秒)的速度进入地球大气层,正式开始再入。
舱体外,热盾开始承受5000华氏度的高温,表面烧蚀材料逐渐熔化,带走热量,保护舱内安全。
透过舷窗,宇航员们看到一道炽热的等离子体光芒,如同火海般环绕着指令舱。
奥尔德林拿起16毫米相机,透过右侧舷窗拍摄这壮观的景象。
“这像是飞进了一颗流星!”他惊叹道,声音中带着兴奋。
通信因等离子体屏蔽而中断,持续约3分45秒。
舱内一片寂静,只有仪表盘的嗡鸣声和宇航员的呼吸声。
g力逐渐增大,达到峰值6。3g,将三人牢牢压在座椅上。
阿姆斯特朗紧盯着显示屏,监控着轨迹数据,内心默念:“坚持住,系统一切正常。”
他的身体被重力压得几乎无法动弹,但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仪器。
奥尔德林咬紧牙关,感受着胸口的重压。
他回忆起月球上的轻盈步伐,心中暗想:“从月球的16重力到这6倍重力,真是天壤之别。”
柯林斯则专注于反应控制系统,随时准备手动调整姿态。
他的内心充满期待:“我们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家就在眼前。”
控制中心内,林燃也跟着屏住呼吸,盯着屏幕上的计时器。
通信中断的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
克兰兹低声说:“他们应该快出来了。”
林登·约翰逊则紧握椅背,低声祈祷:“上帝保佑他们。”
在任务时间195小时07分00秒,通信终于恢复。
阿姆斯特朗的声音从无线电中传来:“休斯顿,阿波罗11号,我们已通过热层,一切正常。”
控制室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林燃从克兰兹手里抢过话筒:“干得好,尼尔!欢迎回来!你们在雷达上,轨迹完美。”
电视直播中,CBS主播克朗凯特激动地解说:“他们穿过火海了!阿波罗11号安全通过再入!”
指令舱继续减速,任务时间195小时12分08秒,阻力伞展开,舱体感受到一阵轻微的拉力。
奥尔德林报告:“教授,阻力伞已部署。”
此刻负责和他们无线电联络的,已经从克兰兹变成了林燃。
紧接着,任务时间195小时12分56秒,主降落伞打开,舱体在空中轻轻摇摆,缓缓下降。
柯林斯笑着说:“我们像个大降落伞在飘,感觉不错!”
阿姆斯特朗点头:“比月球上的跳跃平稳多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