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三年,因平息凉州叛乱的贡献,皇甫嵩获封冀州牧。鞠义率领其部队跟随皇甫嵩赴任。
抵达冀州之后,受皇甫嵩指派,鞠义开始了对周边山匪的清扫。
鞠义迅速清理了邺城周围的匪徒和叛军,表现突出。皇甫嵩对鞠义的能力赞赏有加,有意对他进行更多的提拔。但未等提升的申请送达洛阳,
免去皇甫嵩官职的通知便已下达。
原因是皇甫嵩性格刚正不阿,从未对宦官十常侍进行奉承,甚至年年都不送礼,最终遭到他们的诬告,返回洛阳接受调查。
而鞠义不仅没有遭受连累离职,反而留在了冀州,继续处理当地的事务。
到了中平五年,韩馥接管了冀州牧之位,鞠义随即正式加入了他的部下。
不过,与对待亲信将领潘风的不同,韩馥对待鞠义这个具有广泛声望的军司马显得颇为冷淡。
因此,鞠义对此产生了不满,并经常公开表达对韩馥的质疑。
尽管韩馥并非小心眼的人,但作为上级官员,
频繁受到公开挑战仍使他难以忍受。
结果,韩馥发布命令,将鞠义调动到冀州北端的常山,命令他防范北方鲜卑的潜在侵扰。
对于韩馥这一安排,鞠义很清楚其中的排斥意图。
然而,对抗游牧民族似乎已经成为他最大的乐事,任职常山后,
鞠义多次主动向中小型的鲜卑部落发起挑衅。
这直接引致鲜卑大军南下,试图攻克常山。
不过,由于主要的鲜卑部落正陷入内争,
实际派出的兵力并不多,南下的规模更多是对心理的震慑作用。
早有防备的鞠义率领先登死士,有效抵御了此次鲜卑军队的南下入侵。
通过这场战斗,鞠义在冀州、并州等地名声大振。
即便是韩馥也不得不心存不服地颁布表彰书,表彰鞠义守护国土的杰出成就。
至中平六年,关东地区的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
作为袁家门徒的韩馥响应了盟友袁绍的号召,加入了讨伐联盟。
尽管按职务级别计算,袁绍应当处于韩馥管理之下,
但鉴于袁家人四代享有朝廷重臣荣誉的背景及其在联盟中的领导地位,
韩馥并未敢多加约束。
期间,即便身处常山的鞠义,也一直在密切关注袁绍及韩馥的相关动态。
在这场反对董卓的战役中,韩馥最为倚重的将领潘风阵亡。
潘风的死十分可疑,尽管鞠义未曾亲赴现场,但在他的内心已隐约明白**。他知道,在与董卓交锋告一段落后,袁绍势必会费尽心机夺取韩馥掌控的冀州!而事情的发展,果如鞠义所预期的那样。
喜欢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