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穿越三国我是曹植 > 第3章 魏文一梦枕黄粱(第3页)

第3章 魏文一梦枕黄粱(第3页)

于是曹绫与司马懿一同进宫面圣。

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斑驳地洒在一位衣衫略显凌乱、眼神却异常专注的男子身上——魏文帝曹丕。他正俯身于一张巨大的军事复盘图前,手指轻敲着图上的一处,口中喃喃自语,满是不解与懊恼:“不可能,朕明明布局得如此周密,里应外合的妙计,怎会如此轻易便被吴军识破,导致我军再次被牢牢卡在广陵以南,无法南下。朕已登基六年,难道真要如此耗下去,何时方能一统天下?”

就在这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打破了殿内的寂静。司马懿与曹绫,一老一少,携手步入大殿。他们按照宫廷礼数,对曹丕行了三跪九拜之礼,随后缓缓起身。司马懿的目光在曹丕手中的复盘图上停留片刻,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意,随即毫不客气地走向案前。

“陛下,”司马懿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他轻轻扫过那张图纸,仿佛能洞察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您当真以为这计划天衣无缝吗?依臣之见,这开头便已是漏洞百出。”

曹丕闻言,眉头紧锁,抬头望向司马懿,眼中满是不解与期待:“仲达何出此言?有何不可之处,快快道来。”

司马懿缓缓踱步至曹丕身旁,捋了捋长须,语气中既有责备也有提醒:“陛下可曾想过,为何我军的斥候能如此轻易地潜入吴军城中?难道真是因为吴人对南方商人的盲目信任与不设防吗?”

曹丕沉吟片刻,回答道:“朕确是如此认为。吴国素来对贸易持开放态度,尤其是南方商人,他们往来频繁,吴军自然不会多加阻拦。”

司马懿说:“陛下真是小瞧了吴国军民,战争时期,怎可一道检查便放人进城,分明是早有人得知计划,将计就计,引我军作茧自缚,徒劳无功。”

曹丕听罢如雷贯耳,虚心求教,问司马懿:“仲达可否告知此中玄机?“

司马懿回答曹丕:“守城将领贺齐是吴国大都督陆逊的发小亲信,贺齐每当征战,都必问计陆逊,故此他战功赫赫,现在在吴国飞黄腾达,成为孙权军队中的红人。而吕范是天下奇才,善交名士清流,南北皆有人脉,必定在我大魏安插眼线,提前洞悉军情,汇报陆逊后,有陆逊巧设决策,所以有我军之败。”

曹丕唏嘘感叹,一手撑着脸,对着司马懿说:“若真如仲达所言,两国交战,形势瞬息万变,的确要谍报先行,再决策定计。方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陆逊真是不亚于当年周郎,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才干,堪称东吴的诸葛亮,托举起吴国的命运啊!朕听说有民歌赞叹蜀国有诸葛亮,吴国有陆逊,都是栋梁之材,那么我大魏只能多仰仗足智多谋的司马仲达了!哈哈哈!”

司马懿跪地拜谢,说:“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在魏宫的偏殿之中,烛光摇曳,映照出一幅温馨而又略带沉重的画面。曹丕,这位铁血帝王,此刻却显露出少有的柔情,他坐在案前,与司马懿讨论着国家大事,而一旁,他的女儿曹绫,或许是被这沉闷的政论所累,竟不知不觉间伏案进入了梦乡。曹丕注意到了女儿,给她盖上了自己的黄袍。

曹丕的目光不经意间掠过女儿,见她手边散落着一封书信,封面上熟悉的字迹——“白马篇”,那是他弟弟曹植的杰作,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家国天下的无限忠诚与豪情。曹丕轻轻拾起信笺,缓缓展开,那激昂的诗句仿佛穿越了时空,再次在他耳边回响:“父皇,我心如叔诗,句句思报国……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他的声音不自觉地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与感慨。

念及此处,曹丕的目光再次落在曹绫身上,她的面容恬静,眉宇间却透着一股不凡的英气。他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女儿成长的欣慰,也有对过往的深深反思。他想起甄宓,那个曾经让他魂牵梦绕的女子,她的离去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如今,看到女儿对曹植诗文的喜爱,他仿佛看到了甄宓的影子,那份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罢了,罢了。”曹丕轻叹一声,心中已有了决断,“我时日无多,若能以我的力量,为女儿铺就一条她所向往的道路,也算是对宓儿的一种偿还吧。”他抬头望向窗外,夜色深沉,却似乎预示着新的希望。

次日,曹丕召见了曹真,这位曹魏倚重的大将军,总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最恰当的建议。“子丹,我有一事需你操办。”曹丕开门见山地说道。

曹真闻言,躬身行礼,静待下文。

“吾女曹绫,性情坚韧,心怀壮志,且有勇有谋。我欲培养她成为我曹魏的栋梁之才,特命你挑选一位忠诚可靠、武艺高强的将领,担任她的侍卫长,并兼任其武艺与兵法之师。”曹丕的话语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

曹真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曹丕的用意,他心中暗自赞叹曹丕的远见卓识。“陛下英明,臣以为骁骑校尉费曜,勇猛善战,忠诚可靠,且对兵法颇有研究,实为最佳人选。”

“好,就依你所言。”曹丕点头应允,随即又补充道,“此外,我还要亲自嘉奖曹绫,让世人皆知我曹魏后继有人,女儿亦能撑起一片天。”

于是,一道旨意自魏宫发出,不仅任命了费曜为东乡公主的侍卫长,更是对曹绫的才华与勇气给予了前所未有的肯定与嘉奖。这一举动,不仅让曹绫感受到了父爱的深沉与厚重,更在曹魏朝野内外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议论,曹魏的未来,或许真的会因为这位公主而更加辉煌。

曹丕于公元226年身体欠安,由于肺痨不治恶化,于是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病重,立曹睿为皇太子。不久后曹丕驾崩,曹睿即皇帝位,是为魏明帝。曹丕死前托孤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四人为曹睿的辅政大臣,协助新皇帝曹睿处理军政要事。

在魏国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庄严。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上,给这即将发生的历史性时刻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辉。曹丕,这位曾经意气风发、一统北方的帝王,此刻却显得异常虚弱,他依靠在郭皇后的温柔搀扶下,勉强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深邃地扫视着下方跪拜的文武百官。

太监尖细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宣读着曹丕的最后一道诏书:“皇帝诏曰,朕之诸子,平原王曹睿德才兼备,堪当大任,特立为皇太子,以承继大统。并命曹休、曹真、司马懿、陈群四人为辅弼之臣,共辅新君,以安社稷。钦此!”

诏书宣读完毕,大殿内一片寂静,只有少数几人心中暗自思量。曹真,这位久经沙场的将领,听闻司马懿之名被列为辅臣之一,眉头不禁紧锁。他执笏上前,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甘:“陛下,司马懿此人素有鹰视狼顾之相,野心勃勃,非可托孤之人。陛下万万不可委以重任啊!”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哗然。曹真的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然而,太监却丝毫不为所动,他厉声喝道:“曹真将军,你这是在质疑陛下的决定吗?莫非想抗旨不遵?”

曹丕微微抬手,制止了太监的喝斥,他的目光温和而坚定,落在曹睿身上,仿佛要将所有的期望与嘱托都凝聚在这一瞬间。

曹丕对着曹睿说:“看见了吗,现在他们就开始争了,让他们争,你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为了自保而效忠于你,这四个人,你要会用会压,大魏的天下,辛苦你了。”曹丕的声音虽弱,却字字清晰

曹睿跪在地上,双手接过诏书,眼中闪烁着泪光与决心。他深深地磕了一个头,声音坚定而有力:“谢陛下恩赐!儿臣定当不负所望,勤勉治国,以报父皇养育之恩!”

这一刻,曹睿仿佛从一个青涩的少年成长为了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储君。而曹丕,也在这一场权力的交接中,完成了他作为帝王最后的使命。大殿之上,一切似乎都尘埃落定,但大魏的未来,却才刚刚开始。

不久,曹丕于殿上驾崩,享年四十岁。

曹睿与父亲曹丕因为当年母亲甄姬被残忍赐死,一直对曹丕有隔阂。曹丕也因为种种原因冷落曹睿,降曹睿为平原王,想另立皇太子。可曹睿为了自保,依附于杀母仇人无子的郭皇后,因为郭皇后受宠,曹睿被纳入郭皇后膝下,逐渐被立为嗣子,在时间的考验下得到了众臣认可,最终被曹丕选定继位托付江山。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