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毅看了这封信半天没有明白,叫了幕僚过来,这才弄清楚,也就是说你打不打都是对的。。。。。。
江宁却是忙得焦头烂额,谈毅的书信到了三天,他才回到西山大营,看到谈毅的信,他立刻也给骁勇侯写了一封信送过去。
十万军出了顺德府便换上了大周龙旗,之前虽然也是打的大周旗号,但是却没有用龙旗,这一次不但有龙旗,还有檄文。
皇太孙赵奕人品贵重,爱民如子,承继皇室正统云云。
在此之前,百姓之中便早有传言,说赵奕便是厉太子的嫡长子,当年在东宫大火时被人救出,还说他是吃百家饭长大,更有他顺河飘流而下,路边的村人看到金光闪闪,以为有祥瑞,待看到是一个孩子时,民妇们纷纷送来粥饭,待到稍大一点,有僧人路过长跪不起。
总之,赵奕便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
接着又有传闻,说宫里的那个即将登基的小皇帝只是姓赵的一个孩子而已,他是太祖子弟不假,可却并非嫡支,而是庶子之后。
赵奕的十万军自从出了顺德府,便时有成群结队的百姓送粮送米,十万军从顺德府到正定府,一路顺畅。
谈毅得知这些事,又收到了骁勇侯的书信,早已没有了斗志,十万军兵临城下,谈毅和真定知府商议后,以不伤害城中百姓,不抢掠城中富户为由,正大光明地打开了城门。
紫禁城里,还在筹划登基大典,得知谈毅把真定府拱手相让时,无论是朝臣还是宗室们,全都大吃一惊,赵襄还不知道真定府在哪里,没头没脑地问道:“从真定府到京城很近吗?”
可是刚才还在奉承他的大人们没有一个理他的,宗室们跺着脚骂阁老们,说他们不会领兵,不会打仗,阁老们便说是他们非要在这个时候登基,给了赵奕可乘之机。
五天后,赵襄在太和殿里受了群臣叩拜便就算登基了,成为大周朝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位没去太庙,没有大典便登基的皇帝。
赵极的梓宫被草草安置到景山的寿皇殿,至于什么时候才能送到皇陵,谁也不知道。
几天后的一个黄昏,罗锦言带着四个孩子正在甜井胡同陪叶氏用晚饭,小丫头忽忽忙忙跑了进来:“夫人、大奶奶,大爷过来了。”
叶氏笑道:“他知道我这里做了红烧肘子和清蒸荷叶鸡,闻着肉味就来了。”
还在国丧之中,各家各户依制都要吃素,叶氏才不管这些,儿媳和孙儿们过来了,大鱼大肉地摆了一桌子,她自己更是顿顿都要喝上半坛子小酒。
罗锦言连忙让豫哥儿和三月迎出去,三月出去又跑了回来,对罗锦言道:“娘,快避避,我爹带着外男来了。”
大家一怔,随即都笑了起来,三月有点不好意思,捂着小嘴也跟着笑,罗锦言虽然诧异秦珏为何会带着外男来这里,可还是穿上鞋子,领着元姐儿避到了屏风后面。
秦珏进了内院,只看到两个上岁数的婆子,便知道该避的都避了,领着那人进了屋子。
叶氏也正诧异,正盘算着该不会是庆王府的人吧,肯定不是秦家的,否则三月也不会说是外男。
外面传来婆子的问安声,福字不断纹的帘子挑开,秦珏和一个人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那人穿着青色斗篷,戴着风帽,跟在秦珏后面,被秦珏挡着看不到脸面。
叶氏正要开口,那人摘下斗篷的风帽,噗通一声跪了下去。
“观棋给郡主请安!”
第九三五章 风声紧
对于观棋这个人,罗锦言是很好奇的,可是每次她向秦珏问起,秦珏都不肯多说,而且立刻岔开话题,她也就不再去问了。
她和元姐儿避在屏风后面,听到叶氏问道:“你怎么来了?太孙可好?”
观棋的声音清朗,每一句话都说得很慢,像是惟恐叶氏听不清楚一样:“太孙暂时还在真定府,让我来给郡主请安,请郡主放心,太孙身体安好,待到京城的事情安定下来,太孙便要进京了。”
赵奕进京是大事,进京便是进宫,进宫便是登上皇位,所以每一步都马虎不得。
叶氏很高兴,正要再问什么,可刚刚嗯了一声,就听秦珏插口道:“娘,观棋远道而来,还没有用饭,我陪他在胡同外面的小江南去喝几杯,就不打扰您用膳了。”
甜井胡同只是一进的院子,隔壁的院子虽然买下来了,可一座是钱万的,另一座是元姐儿的,都不便用来招待外男。
叶氏没有多想,叮嘱了几句,就让他们走了。
罗锦言和元姐儿出来时,看到立春领着豫哥儿和三月从外面进来,两人交头接耳,她笑着问小哥俩:“你们说什么悄悄话呢?”
三月看着豫哥儿,等着哥哥先说,豫哥儿道:“娘,刚才和爹在一起的那个人是谁啊??”
罗锦言反问道:“你爹有没有让你们和那人见礼?”
豫哥儿摇头:“那倒没有。”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