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是这样叫常人难以忍受的枯寂,他们却都是坚持了下来,而且不仅坚持了下来,甚至都来到了大洋彼岸!这是一种何其坚韧的精神,而这又何尝不是华夏民族的宝贵品质!
心中一番感慨后,林白便缓缓在舱室内搜检开来,想要从舱室内搜寻到一些能够解释他心中疑惑的事物。按照林白的揣测,自己如今所处的这条宝船,在所有宝船中已算是大的了,而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能够乘坐这宝船的,应该也是宝船海员们中的一名大人物。
而这样的人,往往会粗通一些文墨,也许自己能够找到航海日志之类的东西。在室内搜寻了一圈,见舱室内已是空空如也后,林白抬手放出一缕先天真罡,便将壁橱大门打开。
壁橱大门一打开,登时有一阵烟尘散落,而后其中的事物缓缓出现在了林白的眼前。只见在那壁橱中,除却几样衣物,以及明显是装药用的小瓶外,赫然再无其他事物。
难道是自己猜错了,这船舱内居住的并不是什么大人物,而是一个小卒子?!伸手在那些衣物和小瓶中搜检了片刻后,林白不禁眉头皱起,这一番搜寻,竟也是毫无所获。
不对,这宝船的体型颇大,而且这个舱室又是比较宽大的舱室,并且距离舱门极近,绝对是宝船中大人物的居住之地才对。应该是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没有搜寻到。
目光向着屋内缓缓扫视了一圈后,林白的目光缓缓落到了那张古旧的木床之上。按照自己以往在影视剧里得到的经验,似乎古人们极为中意把珍贵之物放在木床的什么密匣内。
略一迟疑,林白登时分出一缕神念,向着那木床便投入而去。神念恍若游丝,顷刻间便将木床牢牢包裹,而经过一番探寻后,林白赫然发现在床体的左下角,有一团黑色事物。
既然有所发现,林白便没再多加迟疑,缓步走到木床边,然后伸手向着神念探寻到的地方摸去。只见他的手刚一碰触到那块,再轻轻往外一扯,登时便扯出了一个小木匣。那木匣未经任何雕琢,而且显然是当初跟木床一起打造的,两者相合,竟然天衣无缝,单从外表上看,哪怕是连头发丝那么大的缝隙都没有,而这也正是林白此前没发现木匣的缘由所在。
抬手将那个沉甸甸的木匣放到一旁的木桌上之后,林白抬手便将其打开!只见在那木匣之中,竟然是放了个小小的老旧油布包。等林白打开油布包,从其中登时便掉落出一本看起来破旧无比,书脊几乎都要散架了的老旧笔记。
而向着那笔记的封皮扫了眼后,林白更是忍不住吃了一惊,只见在那封皮上赫然是六个龙飞凤舞的繁体大字:西洋勘探考录!
勘探考录是什么,那就是这整艘舰队的航海日志!而按照当初的航海规矩,有资格书写这东西的,就只有舰队中的书记官。林白实在是没想到,自己阴差阳错之下,竟然运气会到了此种逆天的程度,随便挑了艘宝船,竟然就是书记官所在的宝船。
而等到林白打开扉页,看到上面那一行娟秀的小字后,林白更是惊愕的几乎都快要晕倒过去!只见那扉页上的一行藏锋藏骨,宛如女子书法般的一行娟秀小字,写的竟然是:宣德五年,七征西洋,和敕令书记官为此勘探考录,以记路线种种,以飨后人。
这段话换成是现代话来翻译,意思非常简单,那便是:宣德五年,第七次下西洋,一个叫和的人命令书记官书写这本勘探考录,记录航线和航程日志,用来供后人使用。
看到这几个字,林白几乎惊讶的都快要昏厥过去,面上更满是亢奋之色。这段文字里的和是什么人,除却那位七下西洋,成为大航海时代先驱的郑和之外,又能是何人?#~&妙*筆*閣?
林白实在是没想到,那位当初跟随燕王朱棣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且亲率部将,七下西洋,创下大航海这种不世奇功的伟男子,所书写的文字,竟会是如此温婉小意。
不过想到郑和的另一种身份,林白心中倒也不觉得奇怪。这位立下了不世奇功的伟男子,实际上还有另一个称呼,那而那个称呼便是三宝太监。在那个万恶的制度之下,太监们所接收的文化教育,和女子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郑和的字这样温婉秀丽,倒也不足为奇。
一名太监,立下如此挥斥方遒,率领舰队劈风斩浪,开创如此奇功,足叫天下男儿汗颜。
而更叫林白所想不到的是,他如今这随意的翻检,竟然如此巧妙的遇到了郑和敕命的书记官,并且还亲眼目睹了郑和亲手留下的墨宝,这可说已是弥足珍贵至极。
航海日志是什么,那是记录整个舰队航线大小事宜的最为珍贵的文字记录。而且这本日志上面还很有可能记录的有,当初这宝船舰队为什么会出现在此处,而那些宝船的海员们在此处又究竟是遇到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在这里宝船会历久弥新。
最重要的是,自己想要从这空间脱困的机缘,也很有可能就在这日志之中!
深吸一口气,将心绪略略平静一番后,林白搓了搓手,手指缓缓向那破旧无比的笔记翻阅下去!随着纸页一张张的翻动,那六百年前波澜壮阔的航海史,也缓缓在林白眼前闪现!
。。。
。。。
第1895章 六百年前的航海日志(二)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宝船自龙江关出海,送者云集,山呼海啸。旌旗遮天连日,船舶相连浩浩汤汤。这是我第一次出海,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恢弘的场面,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这一辈子,竟然会有机会踏出这片土地,走向无边无际的海洋。
海洋,在我们华夏人的认知里是什么。那是浩浩荡荡,绵延无边,那是未知。甚至有一度,我一直认为,在整个世界,只有我们华夏一片浩瀚的土地,除此之外,就都是海洋。
我还清晰记得,当我登上宝船,见到郑大人时把我这个想法告诉他的时候,他那苍老的双眼里无法掩饰的笑容,那笑容似乎是在告诉我:孩子,这个世界要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按照计算,此次出海的人数,有两万七千五百余人之多,可说是历次出海之最。而且在这些人群里面,我还见到了一些叫我觉得很奇怪,和普通士兵完全不同的人,不过那些人并不过多和我们接触,而郑大人对他们的态度也非常恭敬,他似乎称呼他们为仙师。
虽然我听一些船员说,郑大人这次出海的兴致很高,几乎都要跟他第一次的时候相近。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在我见到郑大人的时候,他的兴致虽然很高,但是在他把记录航海日志的工作交给我的时候,表露出的态度,似乎这是他最后一次出海了。
虽然我知道郑大人年事已经很高了,但我?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