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说网

51小说网>异世明皇笔趣阁 > 第330部分(第2页)

第330部分(第2页)

我瞧了下手中折子上的名字,新一轮的巡抚名单已经调整完,现在任命到明年这个时候,丈量土地的任务差不多完成了,以此作为考核将给巡抚们增加点压力,我想没有哪个巡抚会作了一年中丞大人就想着下来的!

方正华念完新任巡抚的名单,下头大臣都没有说话,我正打算来个结束语就让吏部公文任命的时候,突然一个人站了出来跪下朗声道:

“皇上,微臣以为新任巡抚人员不妥当,应该重新议定!”

怎么还有人敢出来反对?!我定睛一看却是一个年轻的官员,身着六科给事中的官服,看着眼熟却一时间想不起来是何人!

我疑惑的看了眼方正华,方正华醒目的过来压低声音道:“此人是吏科给事中许直,文震孟的学生!”

“哦!”我这才想起来,这个许直是崇祯七年进士,先是除地方知县然后调任到吏部文选司做主事,后再调到吏科。

我这上边正查着他的来头,下边他已经样样洒洒说开了:“巡抚即是巡行天下,安抚军民,已成一省之最高长官。其初,内地巡抚由吏部会同户部推举,边地巡抚由吏部会同兵部推举;嘉靖年间,始不分内地、边地,由九卿廷推。皇上调任各省巡抚却未得九卿推举,微臣曾任文选司主事,如熊明遇、田惟嘉,杨汝成、杨观光、李绍贤诸位皆资深清名大臣,位在名单人选之先,然却不能所用,甚非盛世所宜有也”

许直侃侃而言,毕竟是做过吏部文选司的主事,知根知底的!又是文震孟的弟子,果然是一脉相传的硬脾气。熊明遇还是可以的,但年纪大了点,其他人都是都御史出身,本来担任巡抚是惯例也没有什么的,可是我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锻炼

他们。他们原来只是巡查别人,现在要自己来干是另一码事!

“你的意思朕已经明白了,就是要朕重新廷推巡抚,选一些你们认同的巡抚对吧?”

许直道:“并非我等认同,而是九卿大臣们认同的大人担任巡抚!”

“你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朕无知人之明了!”

许直不为所动道:“微臣没有这个意思,但九卿廷推是属于朝廷定制,微臣忝为吏科给事中,有职责驳回不合体制之事!”

我有些不耐道:“好了,你别跟朕说什么定制,制度还不是人定的!朕登基之后,改弦更张不知凡几,朕锐意改革,不拘一格特擢人才,朕之用人只有朕的考虑,若一一按朝廷旧制,何来今日平辽成功,你无需再多言!”

许直却似乎更来精神道:“皇上,微臣却以为皇上此言大大的不妥!”( )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化之人

在大明这几十年中,能够平辽就是最大的功绩,也同时能够证明施政策略的对错。我带领京军亲征将女真人平定,已然证明我的政策可行,我就是要用平辽来带领大明往我设计的方向前进。这许直却认为我的做法还是不妥,这种睁眼说白话让我心里隐隐生出怒气,脸上反而平静了下来道:

“朕有什么不妥,你倒说说看!”

到了这个时候,许直豁出去了,脸胀得通红道:“那微臣就直言了,皇上登基之后虽然内剪阉党,外平女真,但却非皇上一己之力,皇上固然天资英纵,但亦靠众朝廷大臣凛然正气不畏权阉,是以一呼百应,阉党烟消云散。平辽中诸位大臣皆先帝简拔,如孙承宗、袁崇焕天启年间已督师辽东,满桂、祖大寿、赵率教乃其麾下大将,只因阉党为乱以致人事更替。皇上将他们官复原职亦是遵循先帝旧制。是以大明中兴只须遵守祖宗旧制,不必纷更。皇上一意改革,却有山东之乱,黄道周巡抚河南,满省学子皆哭,扶立朵颜却成虎狼之势,南解海运却是尾大不掉,许直虽为小臣,但见众大臣附和皇上本末倒置,是以不得不言!”

好家伙,一席话说得我这个皇帝登基十年,一点功劳都没有了!剪除魏忠贤靠大臣,平辽的功劳还落在天启帝身上。许直仍旧是站在下边,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下头的大臣什么表情都有,更多的是作壁上观看我怎么处理这个胆大妄为的许直。

“你的意思是朕不改制,这女真仍旧可以平复?!”

“正是!”

“哈哈”我仰头一声长笑道:“想不到朕御极十年,这沽名钓誉之风还未刹尽,尔不过七品小吏怎知朝廷大事,难不成朕亲帅十万雄狮平定辽东之功会因你一言抹杀?!各位九卿大臣,许直的说法你们怎么看?”

关于皇上的功劳,钱龙锡作为最资深的内阁大臣心里当然明白。事实上没有皇上的高瞻远瞩,现在大明朝政已经败坏的不知成这么样子了。当时九边欠饷长达一年,士兵哗变就迫在眉睫,内乱一生便是大厦将倾。这些钱都是皇上自己拿出来的,但内库总有一天会空,其后田赋、驻兵、海运无一不是为了解决大明财政问题,扶立朵颜是为了遏制女真,这些决策钱龙锡都是经历过的,而且从目前来看都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重建京军更是不用多说,女真最后还是靠京军平定的,崇祯元年京军十二万额度,结果只有六万人在,能够操练的只有一万人。万历末年到天启七年都整顿不了,若不是皇上亲自坐镇,那些京军里的勋功子弟哪有这么好相与。重建后的京军不仅平定了辽东而且还保证了京师对地方的震慑。

许直虽然是言官,但这话说得有失公允。钱龙锡见皇上面色不善,又恐皇上一怒之下将许直拖出去斩了!钱龙锡又想起那天老友南居益跟自己说的一番话,这许直的话虽然无理,但也代表了一部分臣僚的心思。这许直是自己出来说的,还是给别人推出来探路的棋子呢?钱龙锡身为辅,不想此事闹大,先站出来道:

“皇上,这许直言语虽狂乱了点,但他本是吏科给事中,纠察审核是其分内之事,出言是在于尽责。善言则采之,谬误则去之,亦是朝廷设置六科之本意。”

我点了点头,钱龙锡的意思很明白,言官们最喜欢用特异的言论来搏出位,他们说话对就采纳,不对就不用放在心上,跟他们较劲无异于让他们出名。

我正想挥退许直,谁知道这许直不领情,昂然道:“小臣所言句句属实,何来狂乱?!

臣还要弹劾辅钱龙锡,身为辅不持正议,阿附皇上,纵使皇上率性而为。今国家方宁,皇上又想西进乌斯藏,北吞蒙古,如此兵祸连连,百姓如何安生。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且兵战之道难以料胜负,此两处皆绝荒之地,强行用兵数十万,粮饷数千万,所得能有几何?是以占之无益!太祖以开国之强势尚且不能吞此二地,此时太仓已空,诸事待兴,皇上何以支撑?!小臣虽陋知,也明息兵,养民方是正道。”

许直又是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段,顺带着将钱龙锡也绕了进去。钱龙锡此时的脸色不好看,原本他说那番话是两边都维护,给皇上一个台阶下,让许直免于受罚,不想此人不知好歹,竟一个劲的跟皇上磕上了。这个时候钱龙锡也不好说话了,温体仁虽然想插话,可也顾忌不少,这许直如此大胆拂逆皇上,摆明了是不要小命。这样的事情在万历年纪生过很多回,往往出头帮皇上的臣子很容易给攀咬到。温体仁自己的底子可不是很干净,只好缩着脑袋躲在一边,跟他抱有同样想法的大有人在,想出头又没胆!

我听着许直的话,心里有些不对味了。进攻乌斯藏跟吞并蒙古的事情我似乎只跟几个心腹大臣说过,而且这些计划还在布局当中,这个许直怎么就知道呢?!难道是我亲信的大臣里边有人泄露了出去,还是这许直见识了得,也看破了这点!不,如果许直真的有这么聪明,只怕就不会作这个出头鸟!

文震孟啊文震孟,想不到你死了后还给我留下一个学生来唱反调!我该怎么处置他呢?杀了嘛?我登基之后是极少杀臣子的,何况以言问斩不是明君所为;放了他呢,就会让后来人肆无忌惮,胡乱诋毁朝政,这样不利于统一人心。

我环视了殿下众大臣一圈后,心里有了主意,沉声道:“朕之是非功过自有后世人评说,今日许直大放阙言,朕本?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