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能找到那不知所终的断枪托,说不定上头烙有某个鬼佬家族印记、铭文。
不过也别抱太大希望,因为咱们自个就有个鲜活的例子:毛瑟驳壳枪舶来中国之后,深受饱尝战乱之苦的百姓欢迎,足可以假乱真的山寨货不老少。
有个令人笑不起来的笑话说,不少人家将其视为传家宝。
老人临去世时,往往郑重其事地将老毛瑟请出,千叮咛万嘱咐地转交下一代,才安心闭眼。
毛瑟驳壳枪在中国百姓眼中的地位,由这个笑话可见一斑。
有财有势、有门路的,自是购买德国佬的原厂货。
稍次那么些的,弄来咱们国内各厂仿制品。
再次些的,请来咱们模仿能力不错的民间工匠,自己开炉叮叮当当地手工制作山寨货。
于是良莠不齐的毛瑟系列,令人眼花缭乱地出现。
一些铭文标识齐全的,你要以为就是原厂货、大厂货,那可就错得离谱喽!
咱们那些民间能工巧匠们,为了显示其手艺精湛,依样画葫芦地把样枪的每一个细节,都惟妙惟肖地刻画上,不是什么秘密。
验证是否原厂货,或是国内各大兵工厂精良制作,往往只有开枪射击之后,才能见分晓。
毛瑟枪如此,谁又能保证这古董猎枪不类似?
放在自己时代,确实没那闲心琢磨、摆弄古董枪,可这眼下这境地嘛,有聊胜于无。
只是枪托损坏、扳机卡死,修修不是难事!
“叔,你们咋放着这枪不用呢?嘿,不就是枪托子没了,扳机扣不动嘛!”想得通透,却还是有点纳闷。
按理说,这种电影《老枪》里头演绎的古董枪,该是老早就随着传教士和洋人出现在冀东了,狼窝沟人居然不识货?
难道找个修枪匠捣鼓一下,也不曾想过?
“哦,你说这枪啊?年前满天星、响三省他们两伙胡子火拼,俺跟你王大伯跑去给他们收尸。咳,去晚喽,啥也没有啦,就捡了这么杆火枪筒子……
“俺们寻摸着,别个都不要,指定不是好玩意。弄回来等凑够钱请个修枪匠弄两杆火枪,一人一杆……”
杜四成吧嗒着烟锅子,有些不以为意。
那两伙土匪火拼后,也不知道是哪方胜了。
逞凶斗狠过后的场地,比捡漏儿捡过的还干净。
这管怪模怪样的枪,还是在边上一个草窝子里绊了他一脚,才引起注意的。
先入为主地以为,这不过是杆没用废弃的破枪。
“嘿嘿!叔啊!幸好你没弄成火枪!有没有把子弹壳啥的,捡些回来?”听完乐了,没有被送到废品收购站之类地方去,叮叮当当整成锄头什么的,算是老枪的福分!
“有,有,俺觉着这玩意没啥大用的,倒是挂一块的玩意儿怪稀罕,都留着呢!俺这就找找……”杜四成应着,转身在另一旁墙角杂物堆掏了好一会儿。
还真弄出根塞着猎枪弹、带着铁盒的牛皮腰带,拿着问:“是不是这玩意儿?”
“对,就是它们!呵,这是双管猎枪,可不是俺们那装黑硝的鸟铳,洋玩意呢!”拿过腰带略微查看,单是复装好的就有三十多发。
而扁铁盒里的空壳还有十来个,发射药两包、铅子一包。
从铅子有大小两种规格,而复装好的子弹,又以大铅子封口的样式看,有些主弹丸兼带散弹的意味。
“啥?洋玩意?嗤,俺咋觉得就是两枪筒子凑凑,凑成个怪模样的……”也许是听到“猎枪”两字,杜四成有些不屑地咂咂嘴。
觉得这破枪再怎么洋,也指定洋不过孟家女婿那杆钢枪。
吴毅清楚老人的攀比心理,也不多说。
事实胜于雄辩不是?
拿上?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